笔趣阁 > 重生六零之婚后的惬意生活 > 第3章 第3章

第3章 第3章


1962年的春节,夜幕缓缓挂满位于江西某地一个叫柳噶庄的乡村小院,这个全部由青砖砌筑而成的小院在柳噶庄算得上数一数二的人家。

        这家人姓李,当家人李木胜是村长,在柳噶庄拥有绝对的威信,在自己家里就更不用说了,呃……也不一定。李家人口多,李木胜的婆娘(当地方言:老婆)柳青妮擅生养,给李木胜生了三男两女,用李木胜老爹李善地的话说,在方圆百里之内谁不说他们李家家风好,男男女女的个顶个的见风长的直溜(当地土话:指人长得笔直、挺拔,个子高)。

        小小的柳噶庄在国家地图上是看不见它,不过柳噶庄的位置却是不错,绝对算是兵家必争的咽喉之地。柳噶庄虽是一个靠山坉,两面背靠大山,一面临江河水系的信江,另一面直通大路,是绝对意义上的交通要害之地。柳噶庄虽说距离县城有七十多里地,不过道路算得上好走,总之生活在解放后的柳噶庄的人们的日子的幸福指数算比较高的。

        早年间,柳噶庄原来的人口都姓柳,总共二三十来户,是一个单姓的小山坉。那为啥叫李木胜一个外姓人当了村长呢?这话得从李木胜的老爹李善地说起,年青时的李善地老爷子以一个参军多年的文化兵的身份跟着北伐军主力在江西地区参加对军阀孙传芳部的一场进攻战役。庄上上至百岁老人下至三岁小儿都知道,李善地是安徽人,长的人高马大,上过三年私塾,识得字,当时算得上个文化兵,而且还是一位老兵,在北伐军里做的是文书职务。据老爷子讲了千百八十回的版本,当年在江西地区聚兵达十多万之众,李善地以英勇参战之姿负伤后流落到柳噶庄,濒死之际,是善良的村民接力靠着一人节省一口粮的伟大之举教活了他。李善地虽说四肢健全的活了下来,不过内伤不轻,伤了肺叶,只好书信一封去向安徽老家,本想叫来自己老婆和孩子就是了,不成想过来的却是一大家子,七大姑八大姨的族亲都来了,就此李姓人、外姓人也就迁到江西的柳噶庄繁衍生息了。末了李善地总要红了眼眶的说道:“柳噶庄好地方,是柳姓人好,给了李家一块活路”。那一年李木胜十三岁、李木胜弟弟李木功十一岁。

        李善地的族人在安徽老家虽说没了基业,没了活路,自古安徽人重视子弟教育,当年迁过来的李家的男丁大多都识字,故尔李家的男丁在全村无人识字的柳噶庄上非常受欢迎,常有远在大山背面的一些村庄过来柳噶庄求亲,李善地常常不无骄傲的说:”李姓族人也算给这一片土地改善人种了”。

        当年,李善地因负重伤解甲归田,几十年过去了,那个跟着族人从安徽老家迁徙到柳噶庄的李木胜和李木功长大了,成年后都娶了当年救了老爹一命的柳姓人的女儿做媳妇。自此,李姓人在柳噶庄开枝散叶、茁壮成长。

        柳噶庄的人口也从二三十户,不足百来口人,逐渐发展到多姓聚集的、约有上百户人家的大庄子,庄里人的日子越来越欢实。

        受自家老爹影响,年青时的李木胜和李木功两兄弟也跟着红军闹革命,哥哥李木胜当上了民兵队长,弟弟李木功是民兵队员。红军在当地山区转着圈的打游击,李木胜带领着村庄上的民兵们跟着游击队伍担负各村各堡的外围侦查、运送粮食、盐巴和情报的任务。解放后李木胜他这个民兵队长自然而然就成了柳噶庄的村长了。

        俗话说,家有长寿老人,就说明这家人孝顺,家风好,更何况李家还是四世同堂。李善地和苏李氏老两口跟着大儿子李木胜一家生活,二儿子李木功成家后分了家,由于识字、当过民兵,在乡公社做会计,也是一个文化职务的差事。

        李善地由于在年青时打仗肺部受了伤,不烟不酒,就爱喝水,喝糖水,甜丝丝的,据说是能养肺。李善地和苏李氏老两口年逾七十身体依然硬朗。李善地平时不干别的,常年就在后山边上的自留地里转悠。

        土改之后,各家各户都分到了庄稼地。公家还在后山边上带领村民开荒出来的山地上,分给村民每家每户一亩自留地。李善地老两口也分了一亩自留地,他认为不够用,就作主征用了两个儿子各半亩自留地,两个儿子都乐呵的答应了,李善地在自留地上种了一亩半的甘蔗、半亩的高粱,李善地说正经的庄稼地种甘蔗可惜了,后山边上开荒的自留地就挺好。两个儿子余下的半亩自留地,各家种菜给自家吃用。李木功家余下的半亩自留地给了大哥李木胜用,毕竟他用不着。

        李木功一家常年在乡公社那边的宿舍院居住,也就农忙的时候回庄上收、种庄稼,过年过节回庄上看望父母、兄嫂一家。乡公社坐落在距离柳噶庄二十五里地的信和公社(即:信和镇),信和公社管着周边五十里地所有的村庄。李木功作为乡公社的会计,平时话少,性格木讷,视大哥李木胜为主心骨。

        李木功生养了一男一女,女儿李桃20岁,初中毕业就和乡公社采购科主任的儿子订了婚,李桃的工作由公公给介绍安排进了乡公社服务社作柜员,已经是结婚两年的已婚人士了,面临怀孕生子。儿子李兴乐17岁,在公社学校上学,初中毕业,要么有名额推荐上大学,要么找个工作。李木功的媳妇柳芳草性格泼辣,心直口快,和李木功木讷的性格互补,因为不识字,没有工作,不过跟着李木功也算出了头,平时不用伺候公婆,对于庄户人家来说只用照顾好自己一家生活,属实算得上清闲、自在。

        李木胜的家是由全砖砌成的,高高的围墙把整个院子围的严实。在江西这偏远的地界上给院子建围墙的实属少见,不过生在安徽的李木胜一家还是老家的习惯。屋子呈品字形,有正房堂屋三间,东厢三间,西厢三间;大院子呈长方形,有三分地那么大。一口压水井,并配有清洗台;栽着一颗柿子树、一颗石榴树,堂屋门口还养一颗桂花树盆栽,平时由李善地亲自打理。听起来房子又大又多,不过,人口也多啊,不算出嫁的大女儿李萍,李家有常住人口13口,住房还是挺紧张的。

        三间正房是堂屋,由李善地和和苏李氏老两口居住。

        李善地吩咐李木胜兄弟俩在最里面靠墙边的三面墙巧做成了固定架,角落里私密性高。固定架专门用来存放糖块,在架子外边放下竹帘子隔绝视线,就算是旁人进来看到也以为那是一间小房。李善地爱喝糖水,每收割下来的甘蔗都在自家院子里熬成了糖块,凉干后,由孩子们一包一包的垒在靠墙边的架子上,由于不能买卖,当然李善地也不让动卖的心思,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糖块,巍巍可观。这是李善地的命根子,自家孩子的嘴都是严的,旁人也看不到,就这么积累储存了下来。

        东厢一间正房是李木胜和柳青妮两口子居住。李木胜生养了三男两女,当家的过了年整48岁喽,并且几年前就当了爷爷啦。

        大儿子李兴昌26岁,小学毕业,媳妇柳格子,在生产队当队长。结婚后生有一个女儿7岁,名叫李密,生了一个儿子三岁半了,虎头虎脑的,大名叫李江凯,小名叫金金,李兴昌一家四口住东厢第二间房。

        大女儿李萍24岁,小学毕业,丈夫郭路,嫁去了县城,生了两个双胞胎儿子,郭军和郭兵,6岁了,李萍在婆家气壮的很,但是呢几十里路呢,太远,孩子也闹腾,平时有工作也比较少回娘家。这不,和公婆商量妥当后,李萍今年可是带着全家四口人赶到娘家吃年夜饭了,初二再回县城,来个返向过年。

        二儿子李兴盛21岁,小学毕业,媳妇柳苗,生产队员,结婚两年了,生了一个儿子刚半岁,大名叫李江超,小名叫银银。天太冷,平时都让躺着呢,等开春就能抱起来了。李兴盛一家三口住东厢第三间房。

        三儿子李兴伟19岁,初中毕业顺利当上了兵,偶尔能来封信,已经两年多没回家了,奶奶苏李氏常挂念小孙子,盼着孙子回家,西厢第一间房一直为小孙子留着。偶尔大姐李萍一家回娘家了,要留宿时就暂时用他这一间房。

        小女儿李敏19岁,和哥哥李兴伟是双胞胎,高中毕业,号称是李家文化最高的人,但没有名额上大学,待业以及叛逆阶段。此人就是能削弱李木胜威信的人,是李木胜的一根反骨,谁也惹不起。住在西厢第二间房。

        西厢第三间房是厨房并柴房。正经吃饭去堂屋的厅堂,一家人围着爷爷奶奶一块吃。有客人时就分两桌,男人们一桌,女人们一桌,要是平时人少的时候,女人们干脆直接在西厢的厨房吃饭。

        这不,过年了嘛。出嫁的孙女李萍一家、在外工作的儿子李木功一家,都纷纷乳燕归林般都回到了柳噶庄,回到了李家,吃年夜饭,过除夕。

        李兴昌和李兴盛兄弟俩提出去后山看看,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捉到一点野味儿。郭路和李兴乐都提出要去,被李木胜否决了。就同意了对山路熟悉的李兴昌和李兴盛兄弟俩去看看,叮嘱兄弟俩不能进山,就在山边上瞧瞧,要看着饭点能赶回来才行。

        奶奶苏李氏仍不忘念叨一声:“这过年了,我孙子兴伟还是没能回来。”李木胜赶紧回一句:“娘,兴伟是部队上的兵了,归部队上管,咱们得听部队的啊。”

        二叔李木功也接着说:“是啊,咱们家啊,爸当过兵,我和大哥当过民兵,这兴伟也算接上了,去当了咱解放军的兵,这多光荣的事啊,娘。”

        “我也想当兵,在家里没意思,奶奶,爸,大伯,让我也去当兵吧。”李兴乐在一边看自己父亲和姑父郭路下象棋,一边乐呵闲聊说。

        “哎呦,大孙子,咱可不去啊。奶奶受不了。”奶奶拉着李兴乐不同意。

        “你能吃得了那个苦嘛!你哥兴伟的来信你也读过,他一个农村娃去了还吃不消呢,你整天在公社转悠着长大的,能行?”爷爷李善地斜了一眼李兴乐,咽下了一口糖水说。

        “瞧不起人,爷爷。哼!”李兴乐不高兴的哼唧。

        柳芳草刚好进来堂屋送凉菜,听到这番也爽利的响应到:“爸说的对,兴乐的肩膀太薄了,吃不了那苦。”

        “妈,你别捣乱。”李兴乐要发疯了,这是专扯他后腿的亲妈啊。

        李木超捏着一块象棋,抬头闷闷的开口说:“爹,咱省水利局傅工程师说再过几个月要对外招学徒,我想让兴乐去试试,看能招进去不。”

        李善地有了笑脸:“嗯,这是个正道,去吧,试试,别丟李家人的脸就行。”

        李木超紧接着点头:“哎。好的。爹。”

        坐在门口抽烟的李木胜对着李木超提醒道:“老二,你说的那个傅工程师,可靠谱?说到哪一步了?”

        “哥,那个傅工程师的弟弟刚到咱们乡公社,半年前分配来的,根基还没稳,他想我多关照一二。有会见面碰到扯了几句闲话,说到兴乐的工作问题,他先提起来的,说是能给我们拿招工表格。”

        “嗯,那也算他弟弟没赶上好机会。老二,给兴乐,抓好这个机会啊。这个年头,越来越看中文化了,咱家的孩子不差,能行。”李木胜表情乐呵对弟弟说。

        “知道了,哥,过几个月兴乐的初中毕业证下来了,水利局的招工表估计也出来了,时间也凑巧。到时候我带兴乐去试工。”李木超听到哥哥这么讲很受用。

        “诶,那我就得去水利局做工了嘛?离家不可近,我同学没做那个的。”李兴乐听父亲和大伯一嗒一嗒的闲聊,还以为能去兴兵的呢。

        “兴乐,去水利局的事,没成之前,你一个字不能往外说。”柳芳草又进来送菜,听到儿子洋叹,不得又嘱咐一句。

        “哎呀,妈,怎么哪儿都有你,这我能不懂?也就咱家人在一起才这么讲嘀。”李兴乐对于不能去当兵也啥坚持的,自己几斤几两自家人清楚。对好单位的向往可是认真的,他又不是缺心眼的说。

        郭路下着象棋,适时的插了一嘴:“叔,您要有用得上我的地方,您就叫我。我那县文化局的差事现在算是稳当了。”

        李木超一边点头一边摆着象棋:“好啊,郭路,我这边先搭咕着,要遇到障碍,就去寻你。”

        “老二,要有那个时候,那也得是郭路老爹出面啦。郭路他是文化局的,哪能搭到省水利局去?”李木胜提醒这俩人。

        郭路赶紧表忠心:“爸,您放心,要有什么需要,我能去找人。”

        “嗯,好。“李木胜听罢,点头。

        奶奶在长榻上盘着腿乐呵的说道:“好啊,咱李家的子孙,越来越好了,咱李萍是第一个嫁去了县城的,咱兴伟也去了部队上,再过几个月咱兴乐也能去省里啦?可好,可好。”

        “奶奶,奶奶,我最喜欢奶奶了。”没正形的李兴乐边说边抱上了奶奶的肩膀。

        “祖奶,祖奶,我才是最喜欢祖奶的。“小金金一看小堂叔抱住了最亲疼自己的人,也不和姐姐李密、表哥郭军和郭兵一块玩那几个小木球了,笑闹着和李兴乐抢起来抱人。

        柳青妮、柳芳草和柳格子、柳苗、李萍都端着菜进堂屋来了。柳表妮对着公公李善地说道:“爹,菜好了、菜齐了,咱可以吃年夜饭了。”

        李善地掷地有声的发话:“好好好,人齐了没有?兴昌兴盛俩人还没从山边回来吧?大儿媳妇去迎迎。大家都先过来坐吧,来,来,小金金也过来,到祖爷这里来,吃肉肉啦。”小金金三两步蹦着跳着到了祖爷的怀抱里坐下了。别看人年龄小,可懂了,跟着祖爷吃饭有肉肉吃,香。

        大家围着大饭桌坐下来,人太多,坐不下,旁边另支了一个小饭桌的。李木胜瞧了一圈,没看着自己的小棉袄,说道“小敏、小敏呢?是不是在自己屋呢?萍啊,去喊你妹妹,年夜饭了,就等她了,这可还行?”

        郭路一知半解笑呵的说:“小敏是不是害羞?还是不满意人家那个情况?“要不,让我爹给对方去封信,让人家不要过来啦。

        李萍立即唬了丈夫一眼,提醒道:“你别当着李敏的面儿提那个事儿,你当人姐夫的,不合适,别添乱行不?“

        郭路摸了摸鼻子,还是连声呵呵呵:“好,好,好,我不说,我不说。“

        “那事说定了的,不能变,人家还没来呢,都瞎想啥?“李木胜也虎着脸。

        “大伯发威啦,好吓人的,姐夫你害怕不?“李兴乐在一边幸灾乐祸。

        “你小子,嘿。“郭路笑骂道。

        李萍转了一圈环顾一看,自己那个别扭的妹妹啊……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79785492/1652215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