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官居一品 > 第七五二章 君子意如何(上)

第七五二章 君子意如何(上)


.蒙古人没有占到便宜,又知道明军已经从四面八方增援过来,哪敢在通州城下逗留,便纵骑远遁,在广阔的京畿农村扫荡。他们劫掠时分成数队,同时打劫数个村镇;但一旦明军引兵来救,他们便倏然聚拢起来,集重兵打击疲于奔命的明军;这种将其高机动性发挥的淋漓尽致的战术,使明军的追击变得十分困难。

        作为清剿总指挥的刘煮,已是焦头烂额。明军缺乏机动性是事实,在来去如风的挂子面前,没有了长城的屏护,其兵力和装备上的优势,根本无从发挥。在这种极端被动的情况下,他唯一能做的,便是一点点将鞋子逼离京师人口稠密地区,将损失降到最低点。

        无论如何,北京城是见不到战火了,而且蒙古人‘只求财、不求土’,不会在内地停留太久,必然且战且退,回到长城外去。所以在皇帝一日三次的诘问下,徐阁老将刘煮‘报虏东退’的奏报递了上来,希望以此平息皇帝陛下的怒气。

        嘉靖看了,果然火气消了不少,甚至能看到那种,又撑过一次的轻松。但徐阶还没松口气,事态又急转之下了。。。。。。

        按惯例,京城被蒙古人惊扰,皇帝是要向列祖列宗请罪的,但因为嘉靖身子不便,加之又不是什么光彩事,皇帝便让礼部尚书高拱,代替他去太庙磕头赔不是。

        高拱于是换上深蓝色的祭服,跣足走了二里地,来到紫禁城南的太庙前,看看紧闭着宫门破落大内,再看看供奉着大明列祖列宗的太庙正门,想着这个昔日横扫蒙元、征服天下的浃殃皇朝,竟然被曾经的手下败将,欺凌到这般田地。

        思绪一旦放开,便一发不可收拾,高拱想到当今皇帝登基以来,四十余年的荒唐暴虐,以至于大明现在国势积弱、边防告急、民生憔悴、天灾**交接、人心动荡不堪,颇有如绸如蟾、如汤如沸之势。

        想到这里,高拱不禁悲痛难抑,跪在太庙门前放声大哭,另陪同请罪的九卿摸不着头脑。但因为高拱此刻代表皇帝,稍稍迟疑之后,众人便一齐跟着大哭,一时间太庙门前哭声震天,不知道还以为皇帝崩了呢。

        高拱便三步一叩首,大哭着到了大殿中,向大明皇朝列祖列宗磕头谢罪,然后念了代皇帝拟的请罪奏疏,在炭盆中烧掉,再次反复磕头谢罪,要不是边上的太监扶住,能把地砖都磕破了。。。。。。待他手脚无力的被搀起来时,众大臣才发现,高部堂的头皮都磕破了,额头紫黑一片。

        众人心说:“高肃卿真是卖命,怪不得这两年官运亨通呢。”当然,这是那些只知道钻营的官迷;稍有些脑子的,便能从这篇诏书中,品出别样的滋味和。。。比如说‘儿臣所用非人、耳目蒙蔽,致使祖宗受今日之耻’之类,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似乎直指当政啊!

        如果这些语句,是出自皇上授意,那徐阁老可就危险了,但高拱杜撰的可能性太小了,那可是欺君之罪啊!所以大家都相信,是皇帝生首辅的气了,借这个机会敲打徐阶呢。

        但那真不是皇帝的原话,当嘉靖看到祭文的副本后,气急败坏的把高拱叫来,严厉质问他,为每如此大胆,竟敢捏造圣意?

        高拱一点都不害怕,不慌不忙道:“臣给陛下看稿时,您说臣避重就轻了,问臣是不是怕得罪谁?”说着正色道:“臣谨遵陛下的教诲,把实话讲出来,不怕得罪谁!”

        嘉靖才想起来,确实有这么回事儿,当时高拱的说法太过温和,谁的不是也没说,那叫什么请罪诏啊?于是说了他几句,意思是让他加几句无伤大雅的批评,这都是题中应有之义,对于高拱这种翰林出身的官员来说,完全能够意会。加之时间紧迫,嘉靖没有再御览,让他改过后便去太庙宣读,结果成了这样子。

        嘉靖知道他向来眼里揉不得沙子,觉着这次借机痛骂那群废物,恐怕也是为公愤而不是私怨,不至于有什么政治目的。。。。。。当然皇帝这二年的想法变了,有些事情不愿再较真,所以没有再为难裕王的这根主心骨。于是皇帝轻叹一声道:“爱卿不要太愤怒,当家难,当国更难!徐阁老也很难,就别再责难他了。”

        高拱听了,知道皇帝已经离不开徐阶了,心中暗叹一声,正色道:“臣不是为了别的生气,而是因为他们蒙蔽圣听,让皇上当糊涂皇帝!”

        “哦?”嘉靖一下瞪起眼来道:“说详细点!

        “臣听说,徐阁老前日禀报皇上说,鞑虏已经被刘煮追杀出境,果有此事乎?”高拱沉声问道。

        嘉靖点头道:“是的,首辅是这样说的,难道有问题吗?”

        “臣怎么听闻鞋虏目前在平谷?刘煮等人却从蓟镇赶往通州。”高拱挪愉道道:“似乎应该谓之追送,而不是追杀吧。”

        嘉靖闯言,面色一阵阴晴变幻,恍然大悟的点头道:“正是送去,刘煮却敢言追杀,到底是骗谁呢?”

        高拱义愤填膺道:“皇上明鉴,今外兵四集,禁军又出,如此劳师动众,却只是游戏一场,不过庚戌之辙,止增笑耳。遑论以伸华夏之威?”

        “还伸华夏之威?”嘉靖被高拱勾动了真火,忍不住冷哼道:“联的脸都被他们丢光了!”

        高拱见达到目的,便不再多言,其实他并不想这样背后阴人,但实在是忍无可忍了。他原本以为当年朝纲混乱,是因为奸党窃权、结党营私,使正人君子难立于朝,以至朝中无人,国事凋敝。实指望着徐阁老上台后,能拨乱反正、澄清玉宇,给大明带来重新振作的希望。

        可徐阶太令他失望了,原先严嵩在时,他隐忍恭谨,可以理解为收敛锋芒、希求自保;但当严嵩倒台后,皇帝又重病缠身,对政事日益倦怠,本是徐阶大展宏图的好机会,但他却愈发谨慎,只沉迷于对严党的清算,对国事只停留在修修补补,绝不敢越雷池半步。。。。。。当然,因为严党那伙人,闹得朝堂上乌烟葬气、太不像话,所以作风尚算正派、主张‘以威福还主上、以政务还诸司、以用舍刑赏还公论’的徐阁老,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赏,甚至肉麻的称之为‘良相’。。。。。。

        但在高拱看来,徐阶与严嵩别无二致。其实冷眼旁观,可以说严阁老的大多数污名,都拜那宝贝儿子所得,本身并未有太大恶行,这是否能说,严嵩就是无辜的呢?

        高拱的看法恰恰相反,他认为严阁老是罪有应得,甚至罪大恶极,皆因身为一国宰辅,尸位素餐便是其最大的罪恶,甚至比贪污受贿,结党营私更加误国误民。因为其身为宰辅,本应披肝沥胆、敢于任事,革除天下之大患,恢复大明之元气,却不仅自已于事无补,还阻碍别人救时的努力;只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便眼看着国家一点点滑向深渊,这种‘占着秦坑不拉屎’的行为,是高拱最懵恨的。

        当然高拱也承认,徐阶其实也是希望这个国家好的,但审观其在公在私的言论,也只限于除秽去弊而已;其最大的追求,不过是追纵前圣,恢复祖宗成法,从不敢言‘改制’、言‘变草’,更是绝不敢突破原有政治体制的框架,绝不敢触碰社会经济的结构,更不敢纠正和限制严重滥用的皇权,是故被唏嘘称为是‘一味甘草’。

        这样的人物,放在承平治世,自然是完美的相国,但现在的大明,各种矛盾已接近爆破溃解的边缘,朱明皇朝的统治,已面临存亡断续的告急线上!在高拱看来,徐阶虽然不算太差,但其素舟和气魄、识见和学养,根本无法负荷扶危振顾、扭转乾坤的重任。

        甘草治不了大病,还得靠猛药哇!

        高拱之所以对徐阶百般看不上,根本原因就在这里,他认为只有将这种‘青词宰相’赶出朝廷,让真正有能力的人上去,大刀阔斧的改革,才有可能力挽天倾!

        当然,这“这真有能力的人”非他高肃卿莫属。

        有道是‘屋漏偏遭连阴雨,船破偏遇打头风’,刘煮实在是流年不利,那边高拱刚刚狠狠告了他一状,这边他又郁闷的吃了败心。。。教虏大掠顺义、三河等处,又分兵围下店,胡镇、赵春、孙膑等宣府将领不听刘素调遣,擅自引兵救之。不料虏骑大集,围胡镇等数重。

        结果三位将领悉数战死,此役折损近千人,乃大败。

        而战役中的具体细节,也因为当事者战死,已经无从分辩了,刘蒸的威名丧尽不说,在嘉靖心中的形象也彻底逆转。十月中旬,皇帝发中旨,命内阁停止了刘素的指挥权力,将京畿防御的重任,交付给了从宣府赶回来的宣大总督江东。两天后,命锦衣卫逮捕刘蒸以下十余名蓟辽军官进京,俱送镇抚司加刑严究。

        三天后,大同总兵姜应熊等御虏于密云,败之,斩首三十余级,夺马四十余匹。之后鞋虏自三河渐引而北。十月底,江东奏:虏遁离长城以南。。。。。。京师解严。

        鞋虏自墙子岭溃墙至撤退,留内地十日,辗转千余里,劫掠十几县,近百村镇,数万栋房屋被焚毁,十几万百姓遭难,死伤者数千,至于被蒙古人掠去的财产女子,更是不计其数,实乃十年来最惨重的损知。。。

        当沈默终于下船,行在回京的官道上,弄着左右村镇中残桓断壁,新坟处处,纸钱漫天,哭声连绵,一片愁云惨淡,心情十分的沉重,直到终于见到阔别已久的北京城,他才努力调整好心情。。。。。。和家人阔别两年,不能带着这种情绪和她们相见。

        解严后的北京城,又恢复了昔日的热闹繁华,棋盘天街上仍然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看着车窗外熟悉的店铺,听着满耳的京腔京韵,沈默竟感觉恍若隔世,心中乱糟糟的。。。。。。自己一去就是两年,真不知该如何面对目己的妻儿了。

        但当进了棋盘胡同,外界的喧嚣一下子隔断,天地间仿佛只剥下他和他的家,沈默一下子什么都不想,只想马上见到自己的至亲挚爱们。

        家里的护院听到响动出来查看,因为沈默的护卫全都换了新人,所以双方并不认得,护院的卫士警惕问道:“尊驾有何贵干?”

        “贵你个头啊,侯三。”车厢里响起熟悉的声音,便见沈默掀开帘子道:“连老爷我都不认识了吗?”

        侯三是府上老护卫了,定睛一看,可不正是老爷吗?哎呦一声,便单膝跪在地上,来不及行礼,就回头大叫道:“快禀告后院的夫人们,老爷回来了。。。。。。”

        “老爷回来了,老爷回来了!”此起彼伏的声音在府中响起,原先安静的沈府之中,一下子喧闹起来。

        沈默跳下马车,深深吸了口自家的空气,在离开这里二十个月零九天,他终于又见到了那扇熟悉的潦黑大门。来不及等着家人出来迎接,他便大步往院中走去。

        还没走过前院,便见两道瘦小的身影疾驰而来,沈默刚来得及张开双臂,两个小猴子便已经纵体入怀,撞得沈默一个趔趄,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

        “好家伙,”沈默使劲抱着两只小猴子,笑得眯了眼道:“都这么高了。”可不正是他那俩宝贝儿子吗?两个小子比两年前高了一大截,却依然跟瘦猴似的,一左一右挂在他身上不下来,仿佛怕他跑了似的。

        沈默只好任由他们挂着,朝着迎出来的妻子微笑起来。

        若菡穿一身穿粉红色的绣花罗衫,下着珍珠白湖绉裙,那白嫩如玉、的面庞清瘦了不少,成了瓜子型的脸蛋,却更显得美丽不可方物,若不是抱着女儿,很难让人相信,她已是三个孩子的妈了。

        见到自己的冤家,她颊间微微泛起一对梨涡,但旋即又消失不见,只是脸上仿佛淡抹上胭脂,白玉变成了红玉。

        柔娘走过去,帮着沈默把阿吉和平常分开,低声道:“老爷回来了。”

        沈默点头笑笑道:“嗯。”又看看怯生生站在一边的平常,伸手摸摸他的脑袋道:“臭小子,让爹抱抱。”说着把平常一把,亲了亲道:“还是小儿子轻快,想没想爹啊?”

        平常点点头,认真道:“每天都想。”

        “呵呵,真乖。”沈默又亲了亲他,目光便被若菡怀里的小小女娃吸引住了。

        那小女娃生得很是娇弱,且十分怕生,躲在母亲的怀里,用那忽闪的大眼睛,好奇的偷瞧着沈默。

        “宝儿乖,让爸爸抱抱,。。。。。”柔娘抱过平常,哄劝那小女娃道:“这就是你整天要找的爸爸呀。”

        沈默伸出双手,若菡便将女儿递给他,小心的抱着宝贝女儿,心一下子变得柔软起来,这是三个臭小子从来没给过他的感觉。沈默就感觉自己心中的块垒、阴暗、淤积、愤懑。。。。。。以及一切一切的负面情绪,都让这个小天使,一下子驱散的无影无踪,只剩下满心的柔情和温暖。

        ‘简直是太神奇了。。。。。。’他正在享受着,便听怀里宝儿哇哇的哭声。

        满周岁的小丫头已经开始认人,她可从来没被长着胡子的陌生人抱过,起先还没怎地,但一等她反应过来,便挣扎着哭起来。

        沈默赶紧使出十八般解数哄她,无奈宝儿的哭声非但未止,反倒变本加厉,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白净净的小脸憋得通红,胖嘟嘟的小胳膊小腿更是胡蹬乱踹,心疼的沈默不得了。

        “脾气还挺大呢!”沈默讪讪地把女儿交给若菡。

        “女儿都不认识你了。”若菡白他一眼,接过了女儿,真是妙不可言,宝儿一到她臂弯里,顿时就安静下来,小脸紧紧靠在若菡的肩膀,一边吮着自己白胖的手指,一边好奇地望着沈默,仿佛什么事儿都没发生过似的。

        “宝儿快叫爸爸,这是你的坏爸爸。”若菡面上的幽怨很快被柔情取代,拿着女儿胖嘟嘟的小手道:“叫坏爸如。。。”

        “怕怕。。。。。。”宝儿含着手指头,含糊的吐出两个音节道。

        沈默先是郁闷,心说我有那么可怕吗?转头才想明白,原来是叫自己爸爸呀,而且还把那个不好的字眼省略了,可见闺女还是向着我的。。。。。。却也不想是他家闺女嘴拙,说不了那么复杂的词。当爹的顿时傻乐起来,一脸讨好道:“再叫几声。。。。。。”

        “怕怕。。。。。。怕怕。。。。。。怕怕。。。。。。”院子里便响起了小女娃那含糊不清的声音,还有沈默‘呵呵、呵呵、呵啊。。’地傻笑声。

        回来了,恢复正常更新。另外书店里已经可以买到实体书了,印刷确实不错。。。。。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803/75908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