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龙飞凤舞之穿越到宋朝 > 第三百四十八节道家文化

第三百四十八节道家文化


我们一路向前往武当山狂奔而去,在路上闲来无事的时候,我和小飞窃窃私语的开始交流起来,不知不觉落在了队伍后面,其实说实话,虽然我感觉小飞其貌不扬,当然主要是他的眼睛不够大,不大不小的没有突出过人之处,不过平心而论,五官端正,身材修长,也算是枚帅哥吧,但是感觉和他精神方面特别融洽,心意相通,心有灵犀一点通,毕竟我们同病相怜,都是由于不可抗阻的理由,一不小心从现代社会穿越过大宋来的现代文明人,最后因为时空机器出现了问题,无可奈何回不了家的可怜人,所以和他精神交流特别默契,特别舒服,如沐春风,心旷神怡,惺惺相惜的感觉。我觉得无论是普通朋友还是亲密爱人之间,最重要的就是有话可说,能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因为两个苹果互相交换了还是两个苹果,但是两种思想互相交流了得到的可是三种思想,只是可惜我和小飞之间从小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长大,彼此之间太过于熟悉反而失去了那种恋人般的神秘莫测的感觉,所以也只能就此止步,虽然我非常渴望在有生之年谈一场轰轰烈烈,天崩地裂,永生难忘的恋爱,彻底告别千年剩女的光荣称号。

        我灵机一动,开始说起来:“我们马上就要去武当山了,那可是闻名遐迩的道家胜地,不如我们现在就聊聊道家文化吧。众所周知道家思想起始于上古时期,以伏羲为远祖、黄帝为始祖、老子为道祖、张陵为教祖,道历已有47oo多年的历史了。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但是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司马迁之父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中评价古代道家为易行难知,事少而功多。先秦各学派中,道家虽然没有儒家和墨家有那么多的门徒,但随着历史的展,道家思想以其独有的宇宙、社会和人生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道教是中国本土生长出来的。它起源于中国古代先秦王朝的道家,奉老子为教祖和最高天神。道教同时承袭了中国古代社会巫术和求仙方术是土生土长的本民族宗教。他在东汉晚期逐渐形成,长久做用于民族文化心理、风俗习惯、科学技术及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广泛领域。道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某些风俗习惯都可以看见道家文化的影响,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和深远的。特别是在我们现代社会的风靡一时的仙侠就是以道家文化作为其背景文化的。”

        小飞兴高采烈的说:“好呀,好呀,这个话题特别好,真是因地制宜呀,我们在去武当山的路上讨论道家学说,真是太有意思了,其实我最喜欢道家学说了,特别喜欢道家文化,这个可真是太对我胃口了,我一直执迷不悟于自身的生命,我一直致力于追求人类的长生不老,修真成仙,主要是在现代社会,不用忙工作,你我也是老熟人了,我就不冠冕堂皇的说大话了,那些冠冕堂皇,光彩照人的漂亮话是说给外人听的,在你面前我无需伪装,感觉真是轻松呀,其实说白了,就是不用大盗小偷东西的空闲时间,我就喜欢思考,喜欢看书,特别是看了很多仙侠,还有相关的长篇累牍的电视连续剧,估计是看多了的后遗症吧,这次上了武当山,想找那里的高人好好攀谈一翻,可以解决一些心中的困惑,话说我们国家的道教真的是源远流长,深入人心呀,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了,真是货真价实的本土文化,值得推崇呀,纪晓岚曾评价道家:综罗百代,广博精微。言其悠远、海纳,赞其丰广、细腻。中国文化中,最飘逸清扬智达慧睿的就是道家。英国汉学家李约瑟也认为: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大树的根在道家。

        春秋时,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道家完整的系统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其学说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世界的最高真理,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道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而且好

        多大名鼎鼎,青史留名的历史人物都是道家文化的拥护者,如道家代表人物有盘古、伏羲、黄帝、炎帝、女娲、老子、庄子、列子、鬼谷子、张良、司马徽、诸葛亮、徐茂公、宋濂、刘伯温、颜真卿、王羲之等等。道家是道教形成的基础,道教是道家的继承和展,对中华哲学、文学、科技、艺术、音乐、养生、宗教、书法、美术、体育、史学、商业、军事等等影响深远。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

        而且不止文人墨客,甚至连九五之尊的皇帝都非常尊从道家学说,西汉初年,唐朝初年,汉文帝、汉景帝、唐太宗、唐玄宗皆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前朝苛政之后得以休养生息,成为最强盛的王朝。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道家思想的主流派有:黄老列庄、黄老学派,纵横家、修真派、法家学派、玄学、杨朱学派可能影响了庄子。慎到、田文等齐国陵下法家学派也是以道家思想基础上展而来,兵家思想受到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无为、不争,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不与民争利。古代历代帝王一直极为重视道家,凡是以道家思想治国都会兴盛强大。现代人说到道家以为就是清心静气、自然无为或中医养生的表面印象,真正的道家远比这些表面印象更为博大玄奥。

        我有机会浏览了道家思想最重要的经典是《道德经》,还有比较重要的还有《庄子》、《管子》、《黄帝内经》、《鹗冠子》、《列子》、《抱朴子内篇》、《文子》等,真的感觉道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过道家与道教是不同的,但又相互关联。那些道家的名言更是言简意赅,寓意非常呀。比如这些话,真是烂熟于心,确实受益匪浅,比如以下这些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小飞一气呵成的说了好多句道家名言,感觉他博闻强识的功夫与那谙熟典故,信手拈来的王公子也不相上下了,真是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呀,不过多半在手机,电脑里面百度看来的,因为古代书籍还是特别有限,我们带来的又不是太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小飞来古代之后真是有了突飞猛进的大的进步呀,感觉这么出口成章,博闻强识的他没有在大学课堂上教授哲学之类的高等学科,真是大大的浪费人才呢。

        我故意莞尔一笑的说:“背些道家名言不算厉害,要心领神会才算高手,那你既然这么厉害,不妨说说道家思想的实质到底是什么?感觉道家学说真是玄乎其玄的学说,虚无缥缈的学说,飘逸洒脱,玄玄乎乎,确实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还有就是《道德经》中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

        生三、三生万物。还有就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千变万化,让人有些难以名状,让人摸不着头脑,一头雾水的感觉呀。”

        小飞洋洋洒洒,滔滔不绝的开始大谈特谈起来:“其实道家最主要的学说先是对道和德的认识是一切的开始与万事万物的生化者。而德,是从道中分化出来的,而万物化生都必须有德,因为道是总体,“德”是个体,德是指万物所含有的特性而言,道和德,有着共性与特性的关系。所以说道为德之体,德为道之用。《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认为道生万物以及天、地、人的活动过程都应以“自然无为”为法,并非“道”之上还有一“自然”实体的存在。老、庄、列各家著作中都经常说的“清静”、“无为”、“柔弱”、“不争”、“抱一”、“寡欲”、“自然”、“玄妙”等作为处世与修养之方法,也都是从这基本原则中而挥出来的。无为,是老子哲学的重要概念之一,认为天道自然无为,人的行事也应效法天道,不要妄自作为,讲求清静寡欲,与世无争,慎行远祸。老子主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柔弱”老子说:“弱者道之用”,认为“柔弱”就是“道”的作用。“柔弱胜刚强,守柔曰强”。不争,是对待社会人生的基本态度。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云:“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抱一”是道家乃至道教中基本的修养功夫,简单地说,就是在静坐的时候要做到神气混然的境地,所以说“一”就是混然一气的意思。《道德经》云: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又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上贞。道家第一原则:“道法自然”。顺应自然,不要过于刻意,“去甚,去奢,去泰”。人要以自然的态度对待自然,对待他人,对待自我。所以会有自然释然当然怡然。道为世界的最后本原,所以称之为道家。道家创立于上古时期,后来老子集古代大圣智慧总结了道家精华。由于对道的理解不同,到战国中期,道家内部开始生分化,形成老庄学和黄老学两大不同派别。“

        小飞又洋洋洒洒的说道:“不过这些可不是我小飞自创的学说,我还没有那么厉害,不过这些也不知道我在哪些书本上看到的,我说话不会侵犯他们的著作权吧?“我笑嘻嘻的说:“言论自由,你随便说就是了,到时候你给那位写这篇文章的人打个电话郑重其事的表示下你的感激之情,不就好了,不过我们要是侥幸回到现代社会,也不知道何年何月呢,你也不用枉费心思的想著作权的问题,说不定那些人都不在人世呢。“

        小飞继续滔滔不绝的说起来:“那我就放心大胆的说了,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用以说明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在中国哲学史上,道这一范畴为道家先提出。道的原始涵义指道路、坦途,以后逐渐展为道理,用以表达事物的规律性。这一变化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春秋后期,老子最先把道看作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成为道家的创始人。以后,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其涵义虽有不同,但基本上成为世界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的代名词。论道的话还得从老庄说起,这可是道家文化举足轻重的人物呀。老子论道,先是世界本原。在老子以前,人们对生成万物的根源只推论到天,至于天还有没有根源,没有触及到。到了老子,才开始推求天的根源,并提出“道”。他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生。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

        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关于道生万物的过程,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对于老子的“道”,历来解说不一。有的认为是宇宙处在原始状态中的混沌末分的统一体,理由是老子说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有的则认为是时空的精神性的虚无本体,因为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二十一章又说:“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随之,不见其后。”事实上,这是老子哲学本身具有的矛盾,也是道家学派在尔后的展中产生分化的内在原因。归结起来,老子所说的道有三方面的涵义:道是先于天地的混成之物;道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普遍法则;道无形无象。

        老子论道是当时思辨哲学的最高成果。他不仅对世界的本原作出了“道”的最高抽象,而且对“道”的运动规律作出了最高概括。他说:“反者道之动”。意思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是“道”的运动规律。他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变动不居的;变动不居的原因是天地万物都存在两个互相矛盾的对立面以及对立面的互相转化。他揭示出一系列的矛盾,如: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美丑,祸福,刚柔,强弱,损益,兴衰,大小,轻重,智愚,巧拙,生死,胜败,进退,攻守等。他认为,这些矛盾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弧立存在,而是互相依存,互为前提。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还深刻地揭示了对立面的互相转化。他说: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二十二章认为正常能转化为反常,善良能转化为妖孽,委屈反能保全,屈枉反能伸直,低下反能充满,少取反能多得。中国传统思维中通常所说的“物极必反”,就是对“反者道之动”的通俗表达。老子论道的另外一个重要思想是贵柔。他说:弱者道之用。认为柔弱因循是“道”的作用。老子虽然讲对立面互相依存、互相转化,但不讲对立面互相斗争。他反复强调:“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也就是说,他揭示对立面的互相转化主要是为了说明静可以转化为动,柔可以转化为刚,弱可以转化为强。因此,老子主张柔弱胜刚强,并提出了以静制动,以弱胜强,以柔克刚,以少胜多等。

        庄子是战国中后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关于庄子的思想,《史记》说:“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庄子和老子一样把“道”看作世界最高原理,认为道无所不覆,无所不载,自生自化,永恒存在,是世界的终极根源和主宰。他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太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他继承了老子“道”无形无象的思想,认为道是虚无的实体,他说:“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因此,他认为不可能给“道”提出明确的规定。他说:“道不当名”,即使取名为道,也是“所假而行”。在“道”和“物”的关系上,庄子思想也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他继承老子,认为万物产生于形体,形体产生于精神,个别精神产生于绝对精神“道”。他说:“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体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一方面他又展了老子思想中即气以言道的合理内涵。他说:“通天下一气耳。”认为道即气。他强调“道无所不在”,并用“周、遍、咸”三字形容。认为道作为世界的终极根据,不是存在于天地万物之外,而是一切事物的内在原因。与老子用“夷,希,微”混而为一来形容颇为不同。齐物论是庄

        子哲学的核心思想。它是一种齐彼此、齐是非、齐物我的相对主义理论。他改造了老子关于对立面互相转化的思想,把事物的运动、变化加以绝对化。他说:“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虚一满,不位乎其形。”认为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移,其形态绝不固定。由于过分强调绝对运动,否定相对静止,导致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他提出“万物一齐”,为老子的“贵柔”“不争”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他认为,从“道”的观点看来,一切事物都是无差别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没有确定不移的是非标准。他说:“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怪,道通为一。”认为小草茎与大屋柱、丑人与美人以及各种怪异乘戾的现象都是同一的。他反对“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认为人的名、言、概念总是把事物分割开来把握,根本无法表达“道”。由于“囿于物”,受条件限制,人们不可避免产生“成心”,即主观片面的认识。有了“成心”,便自以为是,以彼为非,于是就产生了是非之争。庄子认为:“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一切是非之争都是对道的割裂。而以“道”的观点来看,“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非的区分是没有必要的。庄子的齐物论有见于运动的绝对性,却导致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有见于知识的相对性,却导致否定是非标准,陷入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其教义就是以“道“及“道德“为核心,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具体是从天、地、人、鬼四个方面展开的。天,既指现实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天界号称有三十六天,天堂有天门,内有琼楼玉宇,居有天神,天尊、天帝,骑有天马,饮有天河,侍奉有天兵、天将、天女。其奉行者为天道。地,既指现实的地球和万物,又指鬼魂受难之地狱。其运行受之于地道。人,既指总称之人类,也指局限之个人。人之一言一行当奉行人道、人德。鬼,指人之所归。人能修善德,即可阴中脱,脱离苦海,姓氏不录于鬼关,是名鬼仙。神仙,也是道教教义思想的偶像体现。道教是一种多神教,沿袭了中国古代对于日月、星辰、河海山岳以及祖先亡灵都奉祖的信仰习惯,形成了一个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的复杂的神灵系统。

        它对我们社会的影响是先,道教认为社会只是一方存在的客体,在其中生存的人类,应有其独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识型态的束缚。其次,主张人类应学习好处世的智慧和自我修养的能力。强调人在自然天地间应有积极的作为,不优天、不畏天、才是最好的生存状态。第三、道教要每个人都要用心感受周围的事物,热爱生活,享受生活。道教的中心思想就是“自我、平常、和谐和循环。也就是万物循环、太极长转的道理。这些理论曾在我国西汉年间用于治国的思想,使广大人民得以从秦朝的苛政中得以休养生息,使西汉社会得以展和强盛。道家所倡导的: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论、物有物性的法则,就是说:有天道,日月星辰是运动的,有地理,山河江海是可循环的;有人伦,就要有尊卑和长幼。老子曾讲过: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于仁义之间,则本性羁伴。功名存于心,创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创烦恼之情增”。这就是老子对人规范的行为准则。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曾对老子的所言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老子在论述人情世故中也有精辟之道,值的借鉴。老子说:人生于世,有情有智。有情,故人论和谐而相温相暖;有智,故明理通达而理事不乱,情者,智之附也,智者,情之主也。以情通智,则人昏庸而事易颠倒;以智统情,

        则人聪慧而事合度。所以老子的这些观点,对当今人与之间的交往有绝对的指导作用,很值得我们借鉴。道教思想之所以在中国存在了二千多年,就是因为它的主张附合人们热爱和平,向往自由的美好愿望。它对人类要求的行为规范,附合历代统治者的意愿,对于稳定社会,展生产有着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利用道教的教理教义来平和人们心态,指导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怎样融合于社会,不争权夺利,自强不息的建设美好家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思想对稳定社会,有着积极作用,所以道家文化及其思想在千年之后仍旧大放异彩就是因为它自身的魅力所在呀。“

        我听了小飞玄玄乎乎,长篇累牍的话语之后脑袋都好像被烤焦了一半,完全在云里雾里里飘飘欲仙,完全不知所云,太学术,太深奥了,还是找他说点儿简单点儿的,特别他说什么一章,两章的时候,真让我想起金庸小说鹿鼎记的四十二章经了,我当时听得自顾自的笑个不停,不过没有想小飞这个人看起来简简单单,思想还是多深邃的,我对他莫名的多了几分别样的好感。我不紧不慢的说:“好吧,算你厉害,那你再说说佛家这位外来的和尚和道家又有那些区别呢,不过你必须言简意赅,简明扼要,千万不要像刚刚那样的长篇大论,滔滔不绝,听得我脑袋都疼了,确实你没有在大学当哲学老师,真是浪费小飞你这号数一数二的人才呢,真是可惜可叹呀,估计你一上课,下面躺倒一大片。“

        小飞微微一笑的说:“哎呀,你这是在夸我,还是损我呢,不过哲学宗教的形而上学的东西本身就枯燥无味,像你这样构造相对简单的脑袋听起来没滋没味也是相当正常的,我和你不一样,我一看见这些哲学思想我就莫名的兴奋,我一思考这些哲学问题我就高兴,所以笛卡尔说过的我思固我在,我就是喜欢当一颗会思考的芦苇,当然我也不妨碍你想要当一头快乐的猪的权利。”其实此时此刻我非常想要对他拳打脚踢一番,不过看见前面不远段公子的余光正在打探我们这里,不好莽撞,破坏了我在段公子心目中完美无缺的淑女形象就惨了,不行,我得忍,小不忍,则乱大谋呀。于是我忍气吞声的说:“我是宰相心里能撑船呀,大人不计小人过,今天就不对你动手了,你继续说吧。“

        小飞皮笑肉不笑的说:“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我知道了,段公子在前面呢,难得今天好运气,好吧,我就言归正传,说说道家和佛家的区别吧,道家:世界本无因我而有。佛家:世界本有因我而无。道德经云: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世界本无名,因我们起名字后,世界才存在。存在以前无名,亦非世界。佛陀悟道云: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一切本来有,只因自己迷路看不见而已。故,道家从无为法开始,证到有为法,从而而知一切从无。佛家以有为法开始,证到无为法,从而而知一切本有。两家大同的是,有无本一,色空本一,本一之后,清净无碍。道家以有为法可入世救世,佛家以无为法出世救世。道家,无生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佛家,万法归六,六归一,一归无。道家有为法,中医、占扑、气功等等。佛家无为法,六尘六根放下,菩提自性放下,放下放下。不过我看这些对我是小菜一碟,对你太深奥了,对牛弹琴一般,我们还是说说仙侠小说吧,你不是正在写什么日记体小说吗?“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81752/2860162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