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节黄山石刻
古月清影推荐阅读:
剑来
明星潜规则之皇
逆天邪神
怪谈?这个团宠文不太对劲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仓元图
好色小姨
被迫万人迷的炮灰[快穿]
插翅难飞
郎悔
流沙也不甘示弱的说:“我也听过爹爹说过文殊台,它位于玉屏楼前悬岩上为一巨石,中间平坦,左右凸起。台前空旷,是观赏南海风景的极佳处。传说古时,蓬莱仙岛的文殊菩萨,邀了天尊、地藏两个菩萨,驾着五彩祥云,来到黄山春游。他们来到玉屏峰上,见这里风光神奇美丽,各自心里都盘算着要在这里立个寺庙,享受万家香火。在游罢黄山返回蓬莱的路上,文殊躲在一旁,等天尊、地藏走远了,就掉转云头,飞奔黄山,抢先占了玉屏峰。天尊、地藏各自回府阿,为了抢占玉屏峰,天尊连家门也没进,就驾起祥云,赶回黄山。那地藏进了家门,匆匆收拾了一下行李,也驾起祥云,往黄山赶。不料文殊抢了先,已经在这里占山建寺,,大尊、地藏一齐责骂文殊不讲交情,吵着也要在玉屏峰建庙。文殊说:“我坐在这玉屏峰前的悬崖上,你们若能把我拉得起来,我情愿把这座仙山让与二位。”只见天尊和地藏各挽着文殊的一只手臂往上拉,一连拉了两次都拉不动,在拉第三次时,他俩花去九牛二虎之力,一下把文殊拉了起来。这时一位香客在一旁见了,高声讥笑道想不到,你们菩萨也这样你争我夺呀!三个菩萨听了,不禁脸红心跳。当文殊还在拼命把身子往下坠时,冷不防他俩突然松手而逃,便重重地跌坐在高高的悬崖上,连岩石也陷下去一个印儿,就像座椅一样。玉屏峰前的这块悬崖,就是如今的文殊台,那文殊跌坐下去的岩石,就是文殊座。对了,待会儿我们还要走到天都峰上的鲫鱼背,这也有个好听的传说故事,不过大家必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扶着铁索栏杆,沿天梯攀登1564级台阶,即至海拔1770米处的石,这里是登峰顶的必经之处。此石长10余米,宽仅1米,两侧是千仞悬崖,深邃莫测,其形颇似出没于波涛之中的鲫鱼之背,故名。自上而下,坡陡达85度左右,若遇风吹云涌,仿佛山摇石动,攀登尤为惊险。真是无意吞舟归北海,何心借水跃昆呀。游人尽是批鳞客,竹杖芒鞋脊上行。相传在遥远的古代,有一条鲫鱼,每年都要跟着鲤鱼去黄河跳龙门。说鱼只要能跳过龙门,就能变成龙。鲫鱼当然也想变成龙,所以绝不放过增跳的机会。但是它不知跳过多少次,总是跳不过去,它多么羡慕那一条条已既过龙门的鲤鱼啊!于是就去请教神仙,神仙告诉它:你必须为人间办一件好事,积了功德,才可以跳过龙门。怎样才能为人间办一件好事呢?它边游边想,不知不觉即游到了号称黄海的黄山一看通往天都峰的道路被一条峡谷割断,云水阻隔,游人无法攀登,它脑子一转,自盲自语地说:这里多么需要搭一座桥啊!于是,就置身峡谷间的云水中,耸起脊背,给游人当桥。百年千年过去了,也不知有多少游人从它脊背上走过,去饱览天和峰顶的无限风光.有一天,那位指点它的神仙突然来到天都峰上。对它说小鲫鱼,你已积满了功德可以去跳龙门变成龙了。但是这时小鲫鱼改变了主意,它愿一辈子为天都峰服务,再也不想去跳什么龙门了。对了,还有一个渡仙桥的故事,它原名为断凡桥。位于黄山风景区登玉屏峰道中一线天之下,过小心坡后转身即至。为一单孔石桥,横跨在两峰之间。相传以前有位扶贫济穷的老药农被官兵追杀至此,面对深渊叹道:我种药行善,反遭恶报,这世上还有公理吗?他话音刚落,白云深处突然降下一座石桥,老药农大喜,踏桥而过,即成种药仙翁;而官兵追至桥上,则一个个跌入深渊,粉身碎骨。后人便将此桥命名为渡仙桥。关于此桥,还有一说是一个和尚第一次登玉屏峰时,刚过卧龙涧,登上小心坡,突然一声巨响,岩石中断,裂开了一条深涧陡谷。普门无法越过,只得靠在一株大松树上,边休息边打主意。朦胧中,似有人自称黄山山神,暗示他说,相助者即在身边。他惊醒后,并不见有相助之人,身旁只有老松一株。他望着这又粗又高的松树,豁然醒悟:原来相助者就是你呀。于是他苦战一夜,终于将松树砍断,松树顺势倒下,恰好架到断岩的另一边,成了天然独木桥。普门便越桥而过,顺利地到达目的地。后人即称此桥为断凡桥,并将它拓宽加固,更名渡仙桥,供人通行。在此处驻足,既可遥观天都峰的奇伟,又可凝视一线天的峭拔。”
一休哥也不甘示弱的说:“我想到了一个蓬莱三岛奇石的故事,过一线天,登数十级,回首再看,可见三座参差不齐的小石峰相拥而立。峰巅似剑,纯石无上,峰上奇松挺拔,形态各异。每当云雾综绕,峰尖微露,似海中岛屿,人们又喻为神话中的蓬莱仙境,故取名蓬莱三岛。相传,唐代玄宗爱妃杨玉环缢死于马克坡后,一缕芳魂即游到此处。岛上金童玉女、仙子神姑,将她迎到仙宫玉妃太真院。不久,奉玄宗之命,四处寻觅贵妃阴魂的道士亦风尘仆仆地赶到,并受贵妃之托请玄宗早日来此聚会。玄宗得知杨贵妃的行踪后,很快一命归天,魂魄来到这蓬莱三岛,同贵妃相见如故。从此,两人又在此过上恩爱的夫妻生活,终于实现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技的美好愿望。”
加菲猫看大家都说了,也绞尽脑子说:“我终于想出来一个我师父讲过的故事,经过天桥,在天都峰顶,可望见一棵古松悬在危崖上,即为探海松。它有一侧枝很长,倾伸前海,犹如苍龙探取海中之物。故名。相传,有位仙人应邀去天都赳宴,行至桥上,只见云海翻腾,浩气临空,于峰万壑,倏忽变幻。他看得如醉如痴,将赴宴忘得一干二净。另一位仙人东方朔见此光景,即拍拍他的肩膀,笑曰:老翁老翁,犹似老松,不尝他酒,独饮海风,一醉千年,其乐无穷。那仙翁一听,觉得此话颇有道理,心想:这里比仙宫还美,何不在此一醉千年?于是便摇身一变,化作一棵苍劲的松树,日夜饱饮海上的烟霞。这就是探海松。因其造型奇特,故旧志将它列入黄山十大名松。有诗咏之:天都绝壁一松奇,古干倾斜势欲离。要与龙王争海域,侧身欲跳舞披靡。”
柔柔弱弱的曾吕也醍醐灌顶的说:“我也突然想起了一个仙女绣花的故事,在排云亭前,向左眺望,远处石床峰上有一巧石似少女,面前有一奇松,如绣花台绷,美其名约仙女绣花。这其中还有一个民间故事:古时候,黄山西海居住着一个善良的刘大爷和他的孙女。刘大爷每天到深山挖草药、采香菇、摘云雾茶,孙女聪明美丽,取名天女,在家烧饭、绣花。一天,爷爷到铁线潭边采集药草,遇到一条凶恶的黑龙,几乎丧身,幸亏得到一名叫大牛的小伙子搭救。大牛决心斩除那条黑龙,为民除害。刘大爷和天女都支持他,邀集全村人不分昼夜赶制武器。大牛领着乡亲们来到铁线潭边,搬起一块石头砸向潭中。黑龙受惊动从水中猛冲上来,尾巴一卷,大嘴一张,顿时天昏地暗。大牛毫不示弱,抡起宝刀与黑龙格斗起来,前后斗了三天三夜,打了九十九个回合,大牛终于斩掉了黑龙,自己也累倒在山岗上。他一倒地就睡着了,不知过了多少年,后来变成了卧牛峰。被大牛斩断的龙头,就是光明顶下路边那块龙头石。天女天天坐在高高的西峰上绣花,盼着大牛醒来。她手捻丝线不停地绣呀,绣呀,她要绣一条最美丽的腰带送给大牛。天长日久,她变成了一块仙石。你瞧,西海的晚霞,不就是仙女绣出的彩绢吗?真是绣花仙女在高峰,足踏云烟手持绷。针线如飞情意重,天人也自爱春风。”
虽然曾吕讲得是有声有色,眉飞色舞,滔滔不绝,不过大家在民间故事接龙之后,都索然无味,没有新鲜感了,做任何事情都一样,心血来潮的时候最有动力,为什么大家向往远方,向往生活在他处,就是因为那里有着前所未有的新鲜感,不会觉得老生常谈,不会觉得按部就班,不会觉得索然无味。胡娇娇也百无聊赖的说:“好了吧,大家都不要再讲神话传说故事呢,先我还听得津津有味,现在完全是索然无味。”不过她突然瞥了一眼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万丈绝壁,突然又来了兴趣,她兴致勃勃,饶有兴趣的说:“大家快看,那山壁上写得都是什么字?”我们细细一看,原来是名扬天下的黄山摩崖石刻空中闻天鸡。不过刚刚大家都记着说故事去了,没有注意到这些遒劲有力,龙飞凤舞的大字,黄山备受文人墨客的推崇与爱戴,光阴流转,日月更迭,文人雅士频至,无不感慨良多。所以历代文人墨客、风流雅士为神奇险秀的黄山所吸引,纷至沓来,寻幽探胜,创作出大量诗词歌赋,留下众多摩崖石刻作品。黄山摩崖石刻可分为题刻和碑刻两种形式,主要集中在温泉、玉屏、北海、云谷和松谷景区。他们峰顶咏句,松下吟诗,佐以石匠精心雕琢打磨,佳词锦句、徽州石雕,相得益彰、天作之合,造就出傲然天地间的浓墨重彩的墨笔。气势磅礴,错落有致,望而生叹,刻骨铭心。据说黄山现存历代摩崖石刻270多处,其中碑刻40多处。而且地势险峻,大多刻于风景奇特的悬崖峭壁上,大部分都出自历代名家手笔如我们刚刚看到的鸣弦泉、洗杯泉史料载诗仙李白手迹,或咏赞景色、或题名记游、或介绍典故,篆、隶、草、行、楷,各体兼而有之。纵观黄山石刻,均有气势磅礴、书法精湛、刻画细腻、个性十足等特点。而且黄山石刻字体繁多,书写、雕刻技艺精湛,如果有幸能一一品读,胜似观摩一回书法大展,不但他们的书法水平登峰造极,无与伦比,还凝练了文人雅士有感于黄山灵韵的博大情怀,它不愧为我们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使神奇险秀的黄山更具灵蕴。我们开始有滋有味的细细欣赏起别具特色的黄山摩崖石刻来。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81752/2889198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