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明末达人秀 > 第五百五十八章 破坏了大明的根基

第五百五十八章 破坏了大明的根基


  毕自严只觉得嘴里干涩无比,有一些吭吭哧哧地吐出三个字,还是断断续续的那种,犹如急得说不出话来一般,似乎是想要解释什么,然而,却被崇祯风轻云淡地给打断了,后者并没有一点生气的样子,一切都不过是毕自严的心理作用而已。

  “放心吧~毕爱卿,不用这么紧张,朕没有一点责怪你的意思。”

  看着毕自严这副模样,崇祯显然是看穿了他的心思,不无安抚之意的来了这么一句,进而又补充道:“开采矿藏,并对相应地材料进行冶炼,朝廷收取相应的税赋,并无不合理的地方,再正常不过了。之所以惹得天怒人怨,商人难以过活,不过是收税的官吏从中谋私,才造成的。”

  “至于矿监税使,也有存在的必要,毕竟,为了防止偷税漏税,或者官员贪墨税银,自然就需要朝廷派出相应的监税使,从旁监视着这一切。”

  “各个阶层之所以深恶痛绝矿监税使,不是因为它的存在不合理,而是充当它的角色之人,借助手中的权力,盘剥各行各业的人士,才会使得矿监税使成为臭名昭著的存在。”

  一番话下来,毕自严更加的无言以对,不知道该怎么反驳,而崇祯却是洋洋洒洒地继续说道:“因此,毕爱卿,你所讲的这些问题,并不是矛盾的关键所在,而是在于,收税的过程不够规范,不够透明,再加上宦官担任矿监税使,由于他们身份的特殊性,权力也就大得多。”

  不得不说,崇祯的这番话相当隐晦,并未点明,这一切的一切应该归咎在万历身上,而是他的幕后指使,故意纵容所致,把这一切都推到了那些宦官的身上。

  很显然,不管是毕自严,还是一旁的林宗载,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也并未点明,前者更是附和道:“皇上英明~!矿监税使,之所以搞得天怒人怨,民怨沸腾,就在于那些宦官的横征暴敛,近乎于明火执仗地掠夺商人的钱财和家产。”

  “比如说,就拿当时的苏州织造太监孙隆,当时的苏州,可谓是商业发达,是大明极为富庶的地方之一,而孙隆却在苏州的各个交通要道设置关卡,向商贩征收重税,以至于行商小贩不敢转运,致使税源日益减少。”

  “有鉴于此,不甘之下,想要敛取更多的钱财,孙隆将魔爪伸向了当地的机户,征收高额税金,规定每张机纳银三钱,产纱一匹,纳银两分;产缎一匹,纳银五分,直接导致了大量的作坊倒闭,更是引起了‘葛贤事件’,十万市民的反抗。”

  “嗯,毕爱卿,朕知道这件事情~”

  崇祯忽然插了一句话,脑海里更是浮现了这方面的一些信息,神色已经变得郑重无比,更是补充道:“而且,这个葛贤至今还活着,在苏州有着极大的声望,自那件事情之后,被人称之为‘葛江军’。”

  “因此,由于事情闹得极大,百姓又站着理,并未造反,只是在街上游行,到衙门口示威,表达不满和愤怒,随着舆论的愈演愈烈,使得当时的神宗皇帝不得不认错,事情出于公愤,而未追究葛贤等人的罪责。”

  一时间,随着崇祯的出言符合,表达愤懑之意,毕自严随之义愤填膺了起来,在接下来的言语表达上,有一些忘乎所以,忘记了身份,忘记了场合。

  “还不仅如此呢,皇上,当时的宦官马堂,出任山东矿监之时,为了征收店税,更是公然采取了持械抢劫的方式,稍有反抗者,就以抗旨处置,致使大量的山东中产之家破产。”

  “还有就是,当时的另一位矿监宦官陈增,眼红于马堂的敛财方式,将魔爪伸向较为富庶的临清,使用各种手段,征收重税,由于权力的重叠性,两人发生了矛盾,甚至于大打出手。”

  “不过,即便如此,两人最终还是发了横财,却苦了山东的百姓。”

  相比于毕自严的义愤填膺,说到动情之处,几乎是双目直欲喷火,但基于历史学家的理性与分析眼光,崇祯要平静得多,镇定得多,看到问题更加深刻,想得更加深远。

  这一刻,崇祯深深地意识到,自己要想实现大明中兴,想让大明真真正正地强大起来,那是任重而道远,并没有那么简单,并不只是重视商业那么简单。

  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的同时,也要有相应的法律辅助,进行一定的保护。

  而且,现在这个社会,存在了太多太多的弊病,还是制度上的那种弊端,如果不将其修正过来,即便自己再如何的重视商业,也不够那些执行者破坏的。

  毕竟,如果不能实现制度上的完善性,就算有再多的优惠商业政策,那也是等同于画饼充饥,并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

  “还有呢,皇上,那些朝廷委派的矿监税使,宦官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一些在净身之前,多是市井流氓,一旦顶着皇命,而又缺乏律法的束缚,就会在地方肆意妄为。招收的税使,也多是社会上的残渣余孽,亦或是游手好闲之徒。”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这些矿监税使,强征上来的税银,十之六七,至少一半以上,绝大部分都进入了他们的腰包,肥了他们自己,细细算来,朝廷的财政并未获利。”

  “由于这些矿监税使的原因,致使天下的动荡,出现了大量的贫困百姓,塑造了邪教滋生的土壤。”

  ......

  听着毕自严的讲述,崇祯有了另一个感慨和领悟,明末时期,说是天启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倒不如讲,是万历皇帝将大明变成了一个烂摊子,来得更加贴切,更加精准。

  至于中间的明光宗,登基不过一个月,根本就是一个短命鬼皇帝,无论如何,也怪不到他的身上。

  万历的懒政,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使得大明的政府机构处于停滞状态,几乎是无法运转,如果说,这些为大明埋下了祸根。

  那么,万历向天下委派了大量的宦官,担任矿监税使,肆无忌惮地敛财,就是直接破坏了大明的根基,渐渐走向覆灭的深渊。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81812/43244092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