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在大宋贩卖焦虑 > 第二百六十三章 春闱!

第二百六十三章 春闱!


  汴京城的漏更响了不过四下,也就是四更天时候,小兰姐便开始忙起来了,先是叫醒了陈宓兄弟,让他们起来洗漱,然后其余的下人也跟着忙活起来,准备各类东西,还有一些要伺候张载上朝的……哦,不对,今日张载不上朝,他要陪考。

  等到快到五更的时候,天色已经有些蒙蒙亮了,外面也有了声音。

  秦大步赶紧去开门,住在隔壁的余中余贯以及这一次张载新收的弟子们也都一起来了,好几辆的马车一起出发。

  陈宓打着哈欠上了马车,众人也都上了马车,几辆马车出了大街,然后汇入到马车的车流之中,往国子监而去。

  张载和陈宓兄弟一辆马车,不断地嘱咐:“审题要严谨一些,多想一想,别大意,注意避讳,文章也别太激进,注意一下言辞……”

  陈定认真的点点头,  陈宓也跟着点头,倒是没有想太多。

  考箱之类的东西,  筱兰姐也都早就准备好了,  临行前,  陈定不放心还给检查了一遍的。

  到了贡院,已经是有些人山人海的感觉了,  比起解试时候还要更多了不少。

  毕竟这是省试,是汇聚天下通过解试的士子,虽然解试通过率是很低的,  但把范围放宽到整个国家的时候,也便汇聚成了人海了。

  马车在离着贡院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停了下来,因为进不去了,  轿子和马车将大道堵得水泄不通,诸人只能下车。

  诸人都背着自己的考箱,除了陈定与陈宓兄弟两个还能够直着腰,  其余人都苦着脸弯着腰——那考箱太重了!

  里面不仅有这几天的吃食还有棉被等等要过夜的东西。

  有仆人提灯笼,  有仆人专门清道,  用强壮的身体清开一条路让陈宓等人进去。

  跟在众人的后面,陈宓内心是有感慨的,  这些读书人,寒窗苦读多年,  面临的竞争却是如此之大,  也不知道支撑他们的信念是什么。

  就科举考试难度来说,  宋朝虽然比唐朝简单,但却比明清要难多了。

  在北宋初年以后,录取比例不断下降,  到南宋开禧末年的录取比例为1/300,  300名参考者中只有一名能通过,被称为贡生。而贡生资格不是终身的,  只有三年有效,  到了下一次,  又得重新参加解试才行。

  而后世明清科举想通过第一道龙门,门槛其实要低得多,  清代参加第一级考试(乡试)的参考人数多达百万,  最终录取人数为10余万,通过率约为1/10,  而通过第二级考试的人数每年约为千人,  约为1/100。

  当然了,等通过了省试,  到了殿试这里,宋朝却是要仁慈得多,宋朝自嘉佑二年之后,在殿试便不再黜落了,所以宋朝的进士比起唐元明清的进士却是要多得多。

  陈宓的感慨没有多久,便加入了看似混乱实则有秩序的检查之中。

  比起解试,这省试的检查却是要严格了许多。

  应试举子在科举考场上作弊的方法是层出不穷,有贿赂考官的,有冒籍跨考的,有代考的,有换试卷的。

  总之,那些考生为了考中进士是无所不用其极,只要能帮助其增加考中进士的机会,那是什么鸡鸣狗盗的事情都愿意做的。

  而在众多考场作弊方法中尤以“夹带”为主。

  所谓“夹带”,即作弊考生会用尽如缝进衣褂、袍裤乃至帽子、袜子中,或是藏在头发、帽顶、砚台等物品中等各种方法来将四书五经等考试资料偷偷带入考场中,从而来方便于他接下来的作弊行为最为猖獗,也最为普遍。

  因此,这一关搜查,士卒会仔细地捏衣褂、袍裤乃至帽子、袜子,还要考生将头发解下来,考箱也要倒出来仔细搜查,甚至连糕点都要掰开看一看。

谷兲</span>  不过这大宋朝的“搜检制度”并不完善,不但没有一套完整的流程与制度,而且也是时置时废的。“搜检制度”真正被完善,且成定制的时候,  是在明朝时期。

  明朝的时候,乡试搜检时往往是要去掉衣服,  然后进行全方面的搜索,上到头发,下到脚底,  都要搜个遍。

  有士子参加完考试之后记录道,“……屏去士子衣巾,被发趋走”,“将生儒人等搜发、垢面、裸体、跣足,不同于人道!”

  所谓不同于人道的意思便是——不把人当人看了。

  不过虽然要遭受这等羞辱,士子们依然如飞蛾扑火一般义无反顾,无他,便是因为考中之后的利益太大罢了。

  陈宓倒是没有受到太多的为难,但脱去衣帽鞋袜披头散发这些却是必不可免的,大冷的天气,冻得哆哆嗦嗦的,好在大家都是如此,也没有什么好羞愧的。

  进了里面,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好在没有靠近厕所,也算是大幸了。

  贡院是原来的国子监,因为太学的崛起,国子监已经没落,基本已经沦落为科举考场了。

  里面很大,几千人在这里考试,虽然格子间小了点,但错落有致,展示出高超的组织能力。

  陈宓不由得赞叹,这就是文官官僚体系的厉害之处,至少组织能力上是过关的,尤其是上面重视的时候。

  科举是国之大事,是选拔人才的盛典,无论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检查的工作因为非常细致,所以到了中午才算是堪堪完成,第一天大多数时间就花费在这上面了,等到下午的时候,主考官吕惠卿协同一众考官过来巡查考场。

  这些人中,除了吕惠卿,其余等几人陈宓并不认识,不过也不重要,吕惠卿现在算是陈宓的座师,毕竟还是要避嫌的,并没有过来说话。

  考官审查之后,终于开始发卷。

  此时的考试内容也就是诗赋、经义与策论,王安石对科举的改变,也不知道为何,并没有在这一年开始,但已经有一些讨论了,但估计得到下一届了。

  这样也好。

  经义这一块,一是背文功底,二是讲究破题技巧,说到底也是水磨工夫,在这一块上,书香门第的子弟占便宜太多。

  陈家兄弟算是童子功,之后又有张载这个名师教导,又被督促着背了这么几年的书,对这一块的基本功也算是熟悉。

  经义这一块对他也不难,只是要花的时间比较多而已。

  一下午的时间,只来得及破了个题,到了晚上升起了烛火,就着被捏得粉碎的糕点,烧了点热水就着吃。

  天气依然很冷,带着的被子在格子间里其实很难抵御风寒的,但大家都是这幅鬼样子,谁也没法羡慕谁。

  所以到了晚上,陈宓就将自己裹了呼呼大睡起来,夜里做题太冷,他是不干的。

  幸好他睡得早,后面睡的人被此起彼伏的呼噜声吵得只能等着眼睛等天亮。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88907177/7174625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