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阳光下的平阳府 > 第七十八章 厉精为治开窑冶铁 御史谄…

第七十八章 厉精为治开窑冶铁 御史谄…


  邓兆恒自蒲州回到平阳城,紧锣密鼓,操办蒲州新建冶铁炉。

  “蒲州冶铁这件事办好,不仅流民之患根除,且平阳府税赋面貌或将大改观,我们必是要举力办好这件事”,他对李墨林和郑天野说。



  流民向各处安置倒也没费周折。

  除坝后新建的村安置了七、八百人,其余分到西山挖石炭和蒲州冶铁所。

  一开始邓兆恒发愁老幼如何安置,魏程远跟他说:“家中无青壮的差不多都死逃荒路上了,这些流民要么是单身的青壮,要么是有青壮带着老幼。”

  只是户房米粮和工房各项耗费的大增,让府库捉襟见肘,李墨林焦头烂额,邓兆恒也愁眉不展。

  魏程远来诉苦,“大人,属下各司人马眼下只发个伙食银,外出办差口粮都得自己垫付,能否先给属下拨一千两救救急。”

  邓兆恒:“让户房挤一挤,出了案子总是要破的。”

  魏程远苦笑道:“李主事说,他的伙食银都快发不出了。”

  邓兆恒何尝不知这些,眼下只能从其它开支上省一省,先全力保石炭和冶铁。

  冶铁所一年半载只能往里投,指望不上。

  石炭却是挖出来就能变银子,邓兆恒眼巴巴地盼着郑天野。



  郑天野带数百人在西山,半年挖出了两个石炭窝。

  一个大多是黑石头,郑天野说:“挖到黑石头,大约离石炭不远了。”人力不断地往里投,却是仍不出石炭。

  另一个石炭窝好一些,但那石炭只是窄窄的一条往前延伸,每天出五、六筐石炭。

  郑天野正在将窑口扩大,人力和米粮消耗大增,却是入不敷出。

  邓兆恒府里坐不住了,前去察看。

  过汾河,行了约一个半时辰,驻马向西眺望,吕梁山南北连绵无尽,深秋时节,万山红遍。

  邓知府少时在关中面对的是秦岭,到京师后,看过几回深秋时的燕山,此时不觉生出江山如画,天下为家的感慨。心里决意,将竭尽全力不辜负这一方山水。

  山前一片南北连绵的土丘,土石相杂,生长着荒草和灌木。

  一片窝棚搭在朝阳背风处,窝棚前荆条筐、铁钎、铁铲有序地摆放着。

  朝东一个黑洞洞丈高的洞口,有窑工二人合力将一筐石炭拖出洞外。



  洞口四周近百人正在挖土。

  郑天野从另一窑口处赶过来相陪,说:“此窑石炭过于窄细,里面摆布不开。属下欲将这土丘挖下半边,看下面是否有大片石炭。”

  邓兆恒:“若下面还是窄细的一点将如何?”

  郑天野无奈地笑了笑,“赌它一下。”

  邓知府要进去,郑天野劝道:“大人,里面低矮,且土石有松动处,还是外面看吧。”

  邓兆恒道:“你与役夫们进得,我自然也进得。”

  郑天野只好亲手举着火把前面引路。

  洞壁上的小土穴点着冒黑烟的菜油灯,再往里,石土混杂,潮湿、污浊的味儿扑面而来。

  洞的尽头,火光照着乌黑发亮的一片,有人用钎凿下大小的石炭块,旁边的人上去用铲装进筐里,再合力往洞外拖。

  邓知府问:“如此劳作,不出一个时辰人便无力了。”



  一同进来的包副监史道:“属下正着人做小板车,拟报户房征集牲口,用牲口拖自然出得快些,只是眼前圆木供不上。”

  三人出了洞口向山而立。

  郑天野道:“大人,石炭者,土石覆盖孕育而成,由此可判高耸巨石之下皆无石炭。属下只选土石堆积处,若遇成片坚石,便弃之;若遇石色发乌者,则命役夫继续挖掘。”

  邓知府:“若需征集人力、物力,你二人可自行做主,不必先报请户房和我,欠下银子由府库慢慢还。”

  三人商量了一阵,邓知府说:“走,看看窝棚去。”

  见一个门口有人影一晃,邓知府便跟进去。

  土台上铺着厚厚的稻草,破烂的被褥油黑发亮,一群老少女人惊慌的不知所措,跪下低头不敢出声。

  包副监史作揖道:“大人见谅。知大人来察访,怕这些妇女有碍观瞻,故让她们躲在窝棚内,不想还是被大人看见了。”

  郑天野说:“她们与此处役夫有的原本就是一家,有的算是合伙作个伴儿,这些役夫有人做饭、缝衣,呆得踏实些。”

  邓兆恒见有个年轻些的女人,穿了件深绿的旧绫衣,在这腌臜破烂的窝棚里有些格格不入。



  包副监史拱手道:“大人恕罪,这个女子并非流民,是从山下村庄到这里寻口饭吃,我见她确是能干,窑工们的一日三餐、缝补洗涮,全靠这女子领着一群老少操办。”

  邓知府:“若非迫不得已,哪个女人愿来这种地方,莫亏待她们。我带来的一百斤肉都交与她们做了,待出石炭多了,把这窝棚重修一下。”

  临别时,邓知府道:“郑主事,我看此处包副监史可胜任,你还是先去蒲州,付监史那边定是正吃力。”

  让老何把腰牌给了包副监史,“郑主事到蒲州,西山开窑就都交于你,遇要紧的事可自行做主,亦可直接找本府。”

  郑天野是川北人,少时家境贫寒,读书却是过目不忘,心算也是了得,从不用算盘,张口就答,十四岁考取秀才,十九岁中举,二十二岁为三甲进士。

  因相貌过于平庸,人又不善逢迎,寻不到得力师门,一直在工部候补。

  山西布政司督学佥事叶老先生慧眼识珠,觉得此人虽其貌不扬,却腹藏锦绣,乃大巧若拙之人。把如花似玉的女儿嫁于他,又为其穿针引线,才补缺平阳府工房主事。

  自到平阳府后,一心不闻窗外事,事必亲躬,整日奔波于修渠、铺路及各种作坊监工,忙得脚不沾地。

  临行前,郑天野去见邓兆恒。

  郑天野:“我平阳石炭、铁石、人力都不缺,然铁质粗杂。”



  邓知府:“我也有此虑。”

  郑天野:“盖因我平阳只出铁却无进项。每年依户部、兵部批文调拨,我冶铁官民和地方疲于应对,入不敷出,故而越发量少而质次,致使朝廷催得愈急愈频。”

  邓知府:“依郑主事之见何以解?”

  郑天野:“属下若斗胆妄言,恐妄议朝政,却也是为了平阳……。”

  邓知府:“平阳充裕,自可多出力于朝廷,就我二人,且直说。”

  郑天野:“一者,化铁铸器。若在平阳之内便打造成器具,自可向外换取银两。二者,增加熟铁产出。三者,将朝廷调拨交付之后,所余铁锭可自行卖与南、西、北各地。只是此举若为朝廷察觉,恐对我平阳生出误会而招罪。”

  邓知府起身踱了几趟,道:“与其担心饭怎么吃,不如先多打粮食。你只管出铁,余下之事我再想办法。还有那个料御史,要小心此人。”

  郑天野骑马带着两个随从,顺汾河东官道向南,于正午行到襄陵界内,隔河西望。

  去年筑成的堤坝横在汾河西岸,坝后南北狭长的荒地,被开垦成稻田,已有了些高大的房子和院落。

  坝上有孩子在追逐奔跑,看见有骑马穿官服的驻足往那边张望,便跳着往这边招手。



  郑天野想起自己、邓知府筑坝期间的种种事,自言自语道:“人去坝常在,何言负春风。”

  日行夜宿,进入解州境内官道。远远望见刘员外那一大片宏伟的庄园,他想象着里面的穷奢极欲。

  马屁股上打了一鞭,这奢华的建筑和刘员外的挥金如土,让他感到压抑和自卑,想快些离开。

  这一日后半晌,行至冶铁所山前,已是人困马乏。

  两个随从常年跟随郑天野风雨里来去,说话随便些,其中一个道:“大人,我等晌午也未及吃饭,待到冶铁所内,你让多上些肉食好好补与我俩。”

  郑天野笑道:“我知那付监史藏有好酒,开它一坛,我三人一醉方休。”

  正说着,见冶铁所方向亦有三人骑马迎面过来。

  原来是料御史,郑天野一愣,却是赶紧下马迎上去,拱手作揖,“料大人,在下有礼了。”

  料御史马上看了一会儿,认出是工房郑主事,有些不情愿地下了马也拱手道:“郑主事,幸会。不想在此相遇,怎么也来冶铁所巡视?”

  郑天野:“奉知府大人之命,前往冶铁所巡察。”



  料御史心想,来的正好,问他一问,“我方才见冶铁所正在新造大炉三座、小炉五座,如此大的场面,我问付监史是否有朝廷核准,他居然只说是邓知府的决策,其它一问三不知,是何道理?”

  郑天野笑道:“料兄,去岁我等与知府大人巡察冶铁所,当时便定下了,并呈报了工部、户部。料兄健忘,想必是当时我等在刘员外庄园里喝得太尽兴了。”

  见料御史有发难之意,郑天野哪里会接这个硬茬,改口称兄道弟起来。

  料御史不得不挤出笑容,“朝廷历来盐铁专营,我虽对铁务理会不多,但必是循着朝廷的法度,无人敢越矩。工部、户部准了新增冶铁,却未准如此大规模,我必是要再报朝廷,郑兄好自为之。”说完上马走了。

  料御史回到盐池,去找刘员外。

  刘员外住在庄园偏北一个二层的四合院里。

  门子认识料玉白,躬身施礼让他进去。

  进了一楼客堂,一屁股坐椅子上,问仆人:“刘员外在否?”

  那仆人二十多岁,打扮的精干整齐,“大人稍候,小的去楼上看看。”

  不一会儿,刘员外穿着宽松的白绫袍,头罩网巾,睡眼惺忪地下来。



  料御史起身打拱,“在下刚从县里回来,员外昨日忙什么?”

  刘员外:“昨日你不在,布政司钱粮佥事来,玩耍得晚了些。你去左知县那里干甚?”

  料御史:“左知县说得了件古物,在下前去探看,若好便替员外接过来,却是件拙锈古玉,没看上。听左知县讲近来冶铁所很是热闹,便去巡视,果然动静不小。”

  刘员外:“冶铁么,朝廷专卖已成一纸空文。像盐这样把得死死的,不多矣,你总不能草民们放个屁都管起来收税吧。”

  料御史摇手道:“非也。员外,我本意并不在此。”

  顿了一下,看刘员外等着他讲,才开口道:“我既然挂着盐铁御史的名头,就有权过问。他们虽报了朝廷,却是报小建大,这次建了三座大炉、五座小炉,相当再造一个冶铁所。只要朝廷专卖的条律还没废掉,这个邓知府与郑天野就是欺瞒朝廷。在下来与员外商量,是否要参他一下。”

  刘员外:“你要如何参他?”

  料御史:“无视朝纲,违背条律,擅自大兴冶铁,扰乱我朝对冶铁产出的辖制。”

  刘员外眼皮撩了料玉白一眼,“似这等事,没用朝廷一两银子,还能多纳税,朝廷未必不乐见;他老师在吏部,岳丈在户部,都是说话有些分量的人,怕是你参不动;而我为这么点事又不值得。只要不挡我们路,不必自寻烦恼。”

  料御史:“如此说,我便任他目中无人地在此胡闹?”



  刘员外用手点着他,“你岂能与他比肩?他是正四品,皇帝亲点的、主政天下纳粮大府,又有吏部和户部的靠山,你有何倚仗敢与他斗?还有那个郑天野,他岳丈虽无实权,但官居四品多年,同门广布,说实话,你连郑天野都动不了。你来此地,协助我经营盐务,别看每年我们收的金银无数,除去朝廷的税赋,都是替各方大人经营,从你我手里过而已。若哪日大人们觉得我俩不好使唤,随时可将我二人换掉。我本商人,继续营商罢了,你将何往?”

  料玉白被刘凤田数落得有些难看,“依员外所言,我便当什么也没发生?”

  刘员外:“你是巡盐铁御史,你把他们兴冶铁的事报上去,对与错让上面说嘛。至于其它,你慢慢攒着,他真要惹到我们,再参他也不迟。”

  料御史:“那我下个月写报表时一并报上去。”

  刘员外仰头眯眼,看着料玉白的头顶,“你来盐池有些年头了,家眷在京城,索性从我这里挑个粉头纳了妾,也算正常日子。似你现在,每日一斤竹叶青,喝完便扎粉头堆里昼夜不歇,只怕你把自己折腾进去。我养这些粉头,是让来的各路神仙开心,不图结交,但求无过。天下女子睡不完,你为何要图穷尽?念你对我家忠心不二,才如此劝你。”

  料玉白走后,刘员外夫人下了楼,“我听老爷高声谈论不绝,以为又来哪路大人了。”

  刘凤田哼了一声:“这个料玉白,当初的进士是怎么晋的,如此不长进。”

  料玉白回到与庄园一墙之隔的巡检所。挨了刘员外一通数落,郁闷不已。

  心说:自己就是派来给刘家数银子的。每每来了大人无非是跟着吃喝,还能吃他家多少,九牛一毛都算不上。过几年任满回京,少不得把这几年刘凤田给的金银再吐回去,换个舒适些的官职。

  离开京城的繁华,到这荒蛮之处,所为何来?除了多睡他几个粉头,还能落下什么。



  本来赶三十里路回来,想借指责邓兆恒讨好刘凤田,再与他小酌几杯,没想到弄了个没趣儿。

  呆坐片刻,起身去了白楼。

  白楼上下是粉头们住的地方,若来的大人看上了哪个,会宿到单门独院里。

  日常若无客人来便住此处,却也是每人都有自己的闺房,里面俱是锦绣装点。

  每月刘员外的人进京都会往料御史家中送一笔例银,他每月的俸银便都给了这群粉头,而这群女子除了刘员外按月发的例银,攒下的也主要靠来的客人额外给的赏银。

  见料御史又来,便一拥而上。

  料御史哈哈笑着左拥右抱,一瓶竹叶青下肚,便又往逍遥国去了。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90656790/9032758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