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绑定系统后,接下了濒临倒闭的小店陈阳 > 第771章 君山银针虾仁

第771章 君山银针虾仁


等柳晓溪带着父亲回去安顿之后,陈阳乘着没人,闭上眼查看起系统赠送的系统奖励的【龙井虾仁】。

        说到龙井虾仁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

        在听说有这个奖励后,陈阳早早就查询了有关这道菜的一些知识。

        话说早在前清末年徽省的很多厨师就已经会用“雀舌”、“鹰爪”等茶叶去炒河虾仁了。

        美食家高阳在《古今食事》里曾经提到:“翁同龢创制了一道龙井虾仁,即用西湖龙井茶叶炒虾仁,真堪与莲房鱼匹配!”

        莲房鱼现在大家已经很难吃到了。

        其实莲房鱼又叫莲蓬鱼,是徽州名菜,以鱼肉为莲房,花生米为莲子,象形制成莲蓬鱼,形象逼真,鱼肉鲜软,花生香脆,味道别具一格。

        陈阳没有吃过莲蓬鱼,正宗的龙井虾仁也没尝过,所以很难想象那种味道。

        如今龙井虾仁的配方有了,不过问题又来了,配方上说,制作龙井虾仁的茶叶,必须要选择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明前龙井和新鲜河虾烹制而成。

        新鲜河虾这好办,虽然现在的河虾养殖大多都会用上避云药,吃多了不好。

        但陈阳王健、小二他们采购回来的河虾都是陈阳用食材鉴定系统扫描过的,安全性没有问题。

        最重要的是明前龙井。

        现在已是初冬,上哪搞明前龙井去?

        苦恼。

        这时,系统给的配方最后一段话吸引了陈阳的注意,龙井虾仁特征:整道菜清新软嫩、虾仁玉白,芽叶清香、色泽雅丽,虾中有茶香、茶中有虾鲜,食后清口开胃,回味无穷。

        “芽叶清香!”陈阳喃喃地念着这四个字,他突然想到刚刚的君山鸡片。

        君山银针的茶叶味道清香……

        陈阳突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将百余年来的杭帮名菜龙井虾仁跟千里之外洞庭君山上的君山银针结合起来做一道菜呢?

        说干就干,陈阳翻出刚刚收好的柳一舟带来的君山银针。

        接招准备了两斤河虾去壳,挤出虾仁。

        小师妹见到陈阳又开始研究新菜,而且将君山银针重新拿了出来,于是问道:“师兄,你又想出新菜了?”

        陈阳正好叫她一起过来帮忙挤虾仁。

        自从小院有了白袍虾仁这道菜后,小院众人挤虾仁的功力那是突飞猛进,两斤虾,两个人,不到十分钟就全挤好了。

        陈阳将虾仁放在箩筛中浸泡清洗一番,然后又反复换水再洗。

        连续三次后虾仁被洗的雪白。

        按照配方上的说法,这道菜去腥的关键就是反复冲洗虾仁,这样不仅能让虾仁上的粘液被清洗掉,而且还能让虾仁在下锅炒制后口感更加爽脆。

        这边虾仁刚刚沥干水分,陈阳取来厨房纸,将虾仁仔仔细细吸干水分后放入碗中。

        虾仁在炒制前需要码个底口,陈昂在虾仁中加入盐、味精,又加了蛋清,用筷子将其彻底搅匀后直至有黏性才放入干淀粉拌和上浆。

        接着,他再次请出老演员,刚刚的玻璃杯,在里面放上约莫1.5克左右的茶叶,用五十克的沸水泡开。

        大约一分钟后,陈阳将杯中的茶叶倒出40克,其它剩余的茶叶和茶水留下备用。

        到了炒制环节,炒勺上火,有油滑锅后倒出底油,加入熟猪油,等油温上升至四五成热时,放入虾仁。

        注意,爆炒上浆的东西时,一般都要用筷子速度将食材划散,而不是用传统的炒勺。

        很多厨师为了省事,用炒勺划散,这样很不均匀,而且用炒勺划均匀了,食材也老了,就拿这道菜来说,整个过程约莫15秒钟,15秒后立刻要倒出虾仁沥油。

        接着,陈阳又将炒勺内点入一点猪油,将虾仁再次倒入锅中,并且迅速倒入茶叶和茶水,烹高度白酒,加盐和味精,简单颠炒便出锅装盘了。

        这道菜除了没有用龙井茶之外,所有的步骤和用料都是陈阳严格按照系统给出的配方制作的。

        可以说这道杭帮菜名声很大,但做法其实很简单。

        有的时候,好菜不一定是工序复杂的。

        这道菜最重要的,在陈阳看来其实是食材。

        虾仁新鲜,茶叶清……

        “叮!河虾新鲜,配以谷雨前后的君山银针烹制,虾仁玉白、鲜嫩,茶叶清香,滋味独特,配色中规中矩的君山银针虾仁,菜品评级A+!”

        陈阳:“……”

        这时,就算是叶佳怡也看出来了:“师兄,这道菜虾仁的鲜香味已经出来了,但是你这卖相是不是……”

        还用她说,陈阳早就看出来了,我去,这道菜是什么玩意儿?

        简单形容一下,雪白的虾仁中偶然跳出些被泡发的大叶片,就像是一盘白袍虾仁放在秋风里,十分钟后再看,上面全是风吹的小树叶,别提多难看了。

        系统能给出配色中规中矩的评语,说实话,已经算是很给陈阳面子了。

        见到这一幕陈阳也很无奈,明前的龙井炮制出来也是小小的叶片,绿茵茵的,跳色当然不错。

        陈阳尝了一口【君山银针虾仁】,你还别说,味道其实挺不错的。

        虾仁咸鲜,一点腥气都没有,口感也十分弹牙,要是能换个茶叶,说不定也能走出跟龙井差不多的风味和色彩。

        想到这,陈阳眼睛一亮,对啊,这次从无锡回来,在船上时,苏曼绮曾经给大家尝过一种名叫太湖翠竹的无锡名茶。

        那种茶叶外形扁似竹叶,但叶片也不大,色泽翠绿油润,轻呷一口,滋味鲜醇,香气清高持久。

        在回帝都后,陈阳从网上高价买了一些太湖翠竹,虽然没有苏曼绮那天招待他们的好,但香味和保鲜度都算上品了。

        想到这,陈阳赶紧又去将太湖翠竹翻了出来。

        那边赶紧叫来王健和黄芪,让他们两人跟着师姑叶佳怡一起挤虾仁。

        不一会儿,虾仁处理成功,陈阳也将太湖翠竹泡好。

        第二次尝试开始。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91151000/12008686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