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绑定系统后,接下了濒临倒闭的小店陈阳 > 第549章 名店名点

第549章 名店名点


陈阳没有注意到姑嫂之间的小动作,他笑着将众人接进小院后,老陈和大伯家也都到了。

        一时间小院里热热闹闹,笑声不断。

        尤其是几位老人,谢运安与吕小燕是旧识,两人年纪大了之后见面的机会也就少了。

        刚一碰到,两个老人就双双把臂坐下一阵回忆!

        而朱桦那边呢,刚开始见到这么多陌生人还有点放不开,但因为大伯的缘故,再加上陈阳向大家介绍了一圈,他也渐渐放松下来。

        众人听说就是这位教了陈阳黑鱼两吃和蒜泥小龙虾,也都纷纷朝他投来善意的目光。

        尤其是吕小燕和老陈,一个是陈阳的师傅,一个是陈阳他爹,对这种传手艺给自己晚辈的人,自然是客气的很。

        在座的除了大伯一家都是餐饮同行,聊着聊着自然就聊到了行里的事情。

        “运安,下个星期的秋季糕点品鉴游园会,你有没有受邀作为评委参加?”吕小燕问。

        谢老爷子笑了笑:“邀请了,但年纪大了,我就不去了!”

        吕小燕笑道:“今年举办地点在北海公园的仿膳,听说动静还挺大,全聚德的那帮人憋着劲想在本土拿个冠军呢!”

        谢运安摇了摇头:“肉末烧饼、小窝头、豌豆黄确实不错,但江南的糕品更加精细,而且我听说今年很多江南的名店名厨都会参加。难,很难!”

        上面这段话,要是搁外地人那估计有很多不懂他们在聊什么。

        北海公园的仿膳,自然是指大名鼎鼎的仿膳饭庄,但又跟全聚德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仿膳现在属于全聚德集团,跟全聚德都是一个集团运营的门店。

        所以吕小燕才会说全聚德那帮人想在本土拿个冠军。

        至于肉末烧饼、小窝头、豌豆黄那都是具有清宫特点的糕点小吃。

        25年的时候,北海公园正式开放,原来在清宫御膳房当差的赵仁斋和他的儿子赵炳南,邀请原来御膳房里的厨工孙绍然、王玉山、赵承寿等人,在北海公园北岸开设了一家茶社,取名“仿膳”。

        这仿膳两个字的意思就是仿照御膳房的制作方法烹制菜品。

        仿膳刚开始时主要经营的菜品有抓炒鱼片、抓炒里脊、豌豆黄、芸豆卷、小窝头、肉沫烧饼这些。

        55年的时候,仿膳从私营改为国营,茶社也变成了饭庄。

        从25年开始,仿膳一直在整理清宫的膳食菜品。

        尤其是上世界八十年代达到了一个巅峰。

        仿膳饭庄经营的宫廷菜肴约800余种,其中凤尾鱼翅、金蟾玉鲍、一品官燕、油攒大虾、宫门献鱼、溜鸡脯等最有特色;

        一般菜“不可零点”,只有套餐。

        仿膳最著名的菜肴当属"满汉全席"。

        满汉全席选用山八珍、海八珍、禽八珍、草八珍等名贵材料,采用满人烧烤与汉人炖焖煮炸等技法,可谓汇满汉南北口味之精粹,品种多样,蔚为大观。

        不过这两年仿膳的口碑稍稍有点下降,客人还是多,价格还是贵,但服务和菜品却有点跟不上!~~~

        想到这,陈阳不由记起在扬州时惜余春的老板娘宋燕曾经说过,她们惜余春作为扬州的三个参赛代表,到时候也要来帝都一趟。

        “一会儿给宋燕打个电话,尽一尽地主之谊!”陈阳暗道。

        “说到这次秋季糕点品鉴游园会,还有个高手要来参加,老谢,你猜猜是谁?”吕小燕神秘一笑。

        谢运安皱眉道:“能被你称为高手的也不多了,但你给的范围太大,全国那么多地方,高手多了去了!”

        “苏州!”吕小燕提醒道!

        “嘶,得月楼的苏曼清?”谢老爷子倒吸一口凉气!

        苏州得月楼,可能很多业外的人士不清楚,但这个坐落在金鸡湖畔的苏杭菜馆,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是名副其实的四百年老店。

        乾隆下江南的时候,在得月楼用膳,跟别的穿凿附会的传说不同,人家这是真乾隆来着,用餐期间因为得月楼的菜做得好,所以当时赐名“天下第一食府”。

        老一辈的人都知道《小小得月楼》电影,就是说的这家。

        得月楼这家店有两个特点,一是菜好,二是点心好。

        松鼠桂鱼、樱桃肉、响油鳝糊、太湖三白、西瓜鸡、母油船鸭……这都是得月楼的名菜。

        其中还有一道酱方,现在很少有饭店会做,但得月楼一直都有,而且做的还非常好吃。

        点心方面,枣泥拉糕、叉烧包、糖藕、鱼味春卷也是这家店的名店,属于到店必点的那种。

        “要是苏曼清亲至,那这场比赛估计没有什么悬念了,听说她这些年潜心研究马蹄酥,研究出来没?”谢运安问吕小燕。

        吕小燕点了点头:“上次我去苏州,在她家尝过,她做的马蹄酥现在不比知味观的差!”

        这里又涉及到了一个知识点。

        知味观是杭州杭帮菜的一个百年老店。

        店里尤以手抓包子和虾蓉蒸饺出名,但现在很多年轻人不知道,在七八十年代时,知味观的马蹄酥才是最有名的名点。

        说到马蹄酥,这原来是唐代宫廷内的一种甜点,后来流传到民间,岁月流转,全国很多地方马蹄酥都很有名。

        比如闽省同安、苏省常州、江阴、晋省繁峙、陕省佳县都以制作马蹄酥闻名。

        ………………………………

        老人们在聊天。

        中年人这边又是一个小圈子。

        谢朝宗的老婆瞿燕拉着老谢家常聊个不停。

        “小五今年多大了?有没有找女朋友?”

        老姐妹拉着手,老谢叹道:“23了,到现在一点头绪都没有,我这都急死了!”

        瞿燕笑道:“二十三而已,还小呢,不着急,我们家泓沁今年都二十六了,女人老得快,我才是真正着急的那个。”

        老谢朝谢泓沁看去,姑娘长得不错,身材也好,关键是知根知底,不由动了心思。

        大三岁怎么了?

        女大三,抱金砖。

        注意到老谢看过来的目光,王晴捅了捅一旁的谢泓沁。

        谢泓沁脸一红,朝陈阳那看去。

        只见陈阳这时掏出手机接了个电话,便站起身来,笑着朝门外走去。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91151000/12128029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