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 > 第95章 力挽狂澜的国之栋梁

第95章 力挽狂澜的国之栋梁


第95章  力挽狂澜的国之栋梁

        、

        “建议南迁之人,该杀!”

        这可能是大明历史上最振聋发聩的话语了!

        在六百多年前,一副干瘦的身躯,堪称大明的脊梁,用一己之力挑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重担,

        因为他一个人的承担,使得大明的国祚延长了将近二百年。

        我们总是在想,如果当时没有如石灰一样的于谦,大明朝又将何去何从呢?!

        这是我们后世晚辈的疑问,同时也是洪武朝大明君臣的疑问。

        也许是历史无形的巨手想要推醒蒙在鼓里的大明君臣。

        此时的画面终于转移到了没有蓝玉参与的大明朝堂。

        于谦,一个瘦弱的小老头,比影视剧中的形象普通了不止一个层级,然而,大明历史中的他,顶天立地!

        正统十四年的那个秋天,当全体大臣都嚷嚷着南迁之时,于谦站了出来!

        一句:“建议南迁之人,该杀!”

        挽救了大明的命运!

        他曾经被王振整得两次入狱,然而,两次都因为自己的清廉而迫于舆论压力被放了出来。

        绢帕蘑菇及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得闾阎话短长。

        是他对自己做人的写照,同时也是他为官的证明。

        于谦,一个瘦弱的,其貌不扬的小老头儿,站在代理皇帝朱祁钰的龙台之下,

        “京城,是天下的根本,如果就此迁都,大势必然不可挽回!

        难道诸位忘记了宋朝南渡的事情了吗?!”

        “三百多年前,北宋朝廷和今天的大明何其相似?!

        都是兵败不久,

        都是京城空虚,

        都是人心惶惶,也都是你们这样一群懦夫,投降逃跑的言论甚嚣尘上!

        本部想要说的是,今天,我们的境况比北宋更加不堪,

        因为我们的皇帝陛下落入了敌人的手里!

        如今我们面临的是,愈打不能,投鼠忌器,所以,你们认为我们陷入了绝境?!

        迁都,不就是逃跑吗?!

        什么时候,我堂堂汉家儿郎,面对无耻的蒙古鞑子,也沦落到了逃跑的地步?!”

        画面中的于谦恨铁不成钢的悲愤,让画面外的大明君臣深有同感!

        他们都是从战场上趟着血河,踩着尸山过来的。

        怎么可能咽的下这口气?!

        当初就算是面对陈友谅六十万大军,他们也没有人退缩!

        更没有人敢提出逃跑!

        什么保存实力?!

        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不嫌害臊吗?!

        将军百战死,壮士永不归!

        又何妨?!

        也不能让区区蒙古鞑子给吓死吧?!

        没想到大明建国仅仅过去八十多年,那些人的骨头就变得如此脆弱,不堪一击!

        不止是可耻!

        还可恨!

        更可怜!

        又可悲!

        此时画面中的于谦站在众人面前,用鹰隼一样的眼神盯着站在下边仅剩的朝廷班子成员:

        “国家兴亡,我来担当!

        宁正而毙,不苟而全!

        殉国忘身,舍生取义!”

        三句话震耳欲聋!

        吏部尚书王直,第一个站出来支持于谦:

        “我,吏部尚书,发誓跟随于公,誓死保卫我们的家园!”

        “我也发誓,跟于公共进退,无论生死!”此人叫商轲,是大明朝的一位连中三元者。

        后来的宪宗重臣。

        “我也支持于公!”

        “誓与京师共进退!!”

        画面一转,京师的天空,乌云密布,大有黑云压境的感觉。

        坐在龙台上的代理皇帝朱祁钰,虽然胆战心惊,也终于被这些热血的臣子们感动:

        “好,于爱卿,本王就把防守北京的重任交给你!希望你竭尽全力,不要辜负本王和大明的期望!”

        “好!好样的!”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

        洪武朝的君臣看着这幅画面,一个个激动的热泪盈眶!!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好一个宁正而毙,不苟而全!”

        “好一个殉国忘身,舍生取义!

        <div  class="contentadv">        “好!”

        “这才是我大明的脊梁!”

        “这才是我大明的臣子!”

        徐达喃喃:

        “这是天下最高的荣誉,也是天下最重的重担啊!”

        说完,虎目含泪。

        “是啊,这班底,这君臣,这信任.”

        朱允熥静静地看着,不由暗暗为那位老人捏了一把汗。

        朱元璋感受到了他的情绪。

        听着他发自肺腑的话语,赶紧扯着他的衣袖,给自己的孙子一点儿安全感。

        朱允熥也像他靠了靠。

        “老子觉得,这个代理皇帝和这个火线上位的兵部尚书,还真是一对难兄难弟呢。”

        傅友德颇有感慨的说。

        “对啊,这朝廷,这兵部尚书,整个一赶鸭子上架啊!”

        徐允恭实在是看不惯李景隆这个人说话,这水平,实在是一言难尽。

        “你要是不会说,就闭嘴,你这话说的,还真是让人没法听。”

        他对着李景隆翻了一个白眼儿。

        李景隆哼了一声,把注意力全都放在了光幕上。

        此时,没有什么比那场战争更引人注目了。

        “天德,这仗,能赢吗?!”

        朱元璋不无担心的问。

        如果是现如今的洪武班底,老朱根本不会有此一问。

        可是那是八十年后,他看到了土木堡的惨败,看到了后代子孙的无能,又看到了临时上阵的君臣。

        这仗,真没底。

        徐达也非常谨慎,他看了看站在外围的朱棣,内心感叹了好几下。

        哎,天知道啊。

        可是他不能对老朱说不知道。

        只好回答道:

        “陛下,也许,哀兵必胜,也可以期待一下。”

        朱元璋颔首,现在,也只能期待这个于谦能够创造奇迹了。

        “熥儿,你以为呢?”

        朱允熥真的很害怕皇爷爷的突击检查自己的学业,这不,又来了。

        “爷爷,孙儿知道,老子道德经里有这个成语的原文: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州。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嗯,知道出处,熥儿很厉害!”

        朱元璋现在是有机会就疯狂的夸赞自己的孙子,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对这个孙子的重视程度。

        因为他感觉自己亏欠这个孩子的太多了。

        而这个孩子想要在朝堂上站稳脚跟,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

        “熥儿你要知道,这里的‘行无行’犹如‘为无为’,是老子道的理念的核心内容之一。

        你要记住,以退为进,以静制动,是战争的最高指导原则。

        现在,那个大明,兵力空虚,士气低迷,故而,你徐爷爷才有此一说。”

        感谢辛苦投票票的童靴!!!!

        一路走来,你们的只言片语和所有支持,小作者都铭记于心!!!

        大家都越来越好,开开心心!!!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92758690/11601749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