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跌宕尘缘 > 第七十八章 福邑贤臣

第七十八章 福邑贤臣


  夜,静悄悄地过去。
  第二天,在马晓东的陪同下,大家首先参观了薜令之的家乡——廉村。
  廉村是一个宁静、淳朴的千年古村,是中国唯一由皇帝以“廉”字命名的村庄,前后共出过33名进士,被称为“进士村”。其中一座庭院里就诞生了五位进士,人称“一门五进士”。走进这个整洁秀丽的历史名村,映入眼帘的是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古官道和古码头等古建筑,环绕左右的是花草的馨香和浓郁的文化氛围。
  李宏对这村庄的文化背景很感兴趣,便请马晓东具体介绍一下。
  “说起这位老先生就话长了,”马晓东摸摸自己光秃的下巴,眼光顿时显露出一种辽远的雾色……
  “他原是本市溪潭镇农村一个贫苦人家的孩子,酷爱读书而又读不起书,便白天跟随父辈耕作,晚上携书到寺庙里借光阅读。后来在灵岩山筑草堂苦读,写有《草堂吟》一诗,其中有‘君不见苏秦与韩信,独步谁知是英俊?一朝得遇圣明君,腰间各佩黄金印。’的抒怀名句。”
  “嗯,这人不简单,从小就有远大的抱负!”王均伸出右拇指赞道。
  “你说得不错,”马晓东肯定地说道,“他于唐神龙二年中进士,官至右补阙兼太子侍讲,也就是太子的老师。后因权臣李林甫弄权冷落东宫,他赋诗讽谏唐玄宗,引起唐玄宗不满而托病还乡。”
  “这文人因文而发迹,也会因文而招致不幸。这恐怕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了!”潘辰岳感叹。
  “这就像从云端一下跌回到草丛里,也真够惨的!”程绮丽同情道。
  “这还不算惨,历史上还有比他更惨的!”李宏想到了前不久读明史时看到的一个历史人物。
  “哪是谁?”姚喜民好奇地问。
  “他是明朝的杨继盛,牧童出身的进士,因反对严嵩专权而遭弃市。”李宏说道。
  “这就是读书人的悲哀了!”潘辰岳感叹,“如果当初他们甘为草民,不发奋苦读,又怎么会有后面的巨大落差?”
  “此言差矣,过不在读书,而在于当时的世道与他们处世的方式。同样起于垄亩的南阳诸葛亮又如何?”王均自有自己的见解。
  “那是因为他遇到明君了。”潘辰岳点明要害。
  “好了,好了,你们就别争了,还是听听晓东说说那位帝师的结局吧!”程绮丽把话语权重新交给马晓东,“晓东,你继续说!”
  “薜令之回乡时,考虑到官场的凶险,把他在江西安福当县令的儿子薜国进也叫了回去。”马晓东继续先前的话题,“后来唐玄宗得知他们父子回乡后生活艰辛,下诏用长溪岁赋资助他。薜令之所得也是仅够开销而已,决不多取。再后来,唐肃宗李亨即位,思及与薜令之的师生之情,欲请他入朝为官,而他却不幸在此前数月病故,家赤贫。于是,肃宗敕命他的家乡为‘廉村’,溪为‘廉溪’,岭为‘廉岭’。
  “哦,原来是这样的啊!”
  “不愧是为人师表的大贤人!”
  “这就是放现在也是难能可贵的清廉典型啊!”
  大家赞不绝口。
  “对呀,所以现在这里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廉政教育基地,前来参观学习的人不少。”马晓东边走边介绍。
  “嗯,这的确是福安人的骄傲!”李宏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还想多知道些当地的名人,“那除了这位德高望重的薜老先生之外,当地还有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
  “有呀,”马晓东往官道一旁供游人休息的石椅上一坐,从容道来:“如南宋爱国诗人谢翱,诛杀大奸臣贾似道的郑虎臣等,都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当地民间将此二人与薜令之并称为“三贤”,还专门建有纪念他们的“三贤祠。”
  “不简单,”潘辰岳给马晓东递过来一瓶矿泉水,“看来你知道的并不少,这里的人文底蕴的确雄厚啊!”
  “有时间我们也去那里走访一下,”李宏拿旅游帽当扇子,扇着微微出汗的脑门,“也算是抵近感受一下历史的不凡遗迹!”
  “有道理!”王钧赞同。
  “那我们什么时候去呢”程绮丽问。
  “不急,”马晓东边嘘嘘地吹着姚喜民递过来的一块刚出锅的海蛎饼,边说他的想法:“明天我们先去白云山,回来顺道再去看三贤祠。”
  “好,就听马总的安排了!”
  众人在马晓东的安排下,中午在廉村吃了一餐便饭,随后驱车去穆阳镇看桃花。
  穆阳的水蜜桃是远近闻名的桃中极品,肉嫩汁甜,回味无穷。每到桃花盛开的季节,花海烂漫,游人如织。
  穆阳不仅水蜜桃闻名遐迩,穆阳线面、穆阳烤肉等地方特色产品一样招人喜爱。还有,穆阳出去工作的人也比较多。李宏曾经就读的柳萌一中,就有一位天资聪颖的老师是穆阳人,他不仅精通音律、绘画,还会教历史、体育,连扮演起京剧《红灯记》中的李玉和也是技压群英的,难怪人说“福安好穆阳”!
  一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李宏一行今晚仍在马晓东别墅过夜,准备明日一早进军白云山。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93939445/8765744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