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的回响 > 第十二章 稳如泰山的朱标

第十二章 稳如泰山的朱标


  姚广孝在城门楼上扔铁球这件事由于被太多人围观,再加上真正的始作俑者朱棣在幕后推波助澜,这件事很快就在北平城内引起了热议。

  有些没有亲眼所见的人并不相信这件事,认为无非就是有人故意散播谣言罢了。但是看自己周围的人说的那么言之凿凿,他们又有些怀疑自己。

  别人又告诉他们,如果不信的话就自己试一试,尝试的结果当然又是收割了一群人的下巴。

  在百姓议论的同时,北平学府里则炸开了锅。当天下午这件事就被传了个遍,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跑来问姚广孝这到底是什么原理。对此,姚广孝只能以世外高人的神态对学生们说:

  “这事要靠你们自己去寻找答案。”

  但实际上姚广孝已经多次去找朱棣,想要问明白这背后的真相,可惜都被朱棣推说自己也不清楚而拒绝了。

  导致这个在外人眼中无比睿智的大师,在背地里疯狂地查找资料,这要是被他的学生们先于自己把这件事搞明白岂不是太尴尬了。

  这次做实验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学生们听课的时候变得更认真了,明显能看得出他们那渴望求知的大眼睛比之前更明亮了。

  下课之后讨论最多的话题也从隔壁村的王二傻变成了有关学术的讨论,让人不得不感叹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多么重要。

  北平城里热火朝天的讨论还没有传播到其他地区,南京城里还像往常一样水波不惊。

  之前北平都指挥使陈亨呈上去的有关怀柔政策的题本已经被送到了朱元璋那里。朱元璋看了以后还挺开心,心想终于有一个武官脑子里不全都是肌肉了。

  对于陈亨是什么样的人,朱元璋是有所了解的。

  陈亨给他留下的印象是相当稳健,擅长防守,不过从来没听说过他还有脑子去思考除了打仗以外的事。

  “这次这个题本的内容多半不是陈亨自己想出来的。”朱元璋是这么猜测的。

  对于信里所说的提议,朱元璋还是比较赞同,毕竟历史早就已经证明了单纯使用武力是征服不了那片草原的。

  不过虽然可以使用怀柔政策,但一定要先把北元打疼了才行。现如今北元在辽东、漠北等地还保有很庞大的势力,一旦松懈下来就等于是放虎归山,至少也要把北元政权灭了才行。

  朱元璋心里已经有了打算,不过一想到北平这两个字,就想到了自己那个最近不安分的四儿子。

  再联想到有密探汇报,陈亨最近去过朱棣那里,之后还安排很多军官去朱棣那里参观训练,朱元璋就得出了陈亨的这份题本背后大概还有朱棣在掺和的结论。

  之前朱元璋派人去仔细查了朱棣的情报,惊奇地发现朱棣在北上的过程中身边并没有多出什么奇奇怪怪的人,没有人能给他提出类似的建议。

  唯一比较可疑的就是道衍,这个和尚突然就出现在了北平,听侍卫说道衍还和燕王相谈甚欢。不过问题是道衍是在朱棣就藩北平之后才到的,时间对不上。

  “难道真的是他突然开了窍?”

  朱元璋对自己这个四儿子一直比较喜欢,不因为别的,就因为朱棣各方面都比较像他。

  想到这儿,朱元璋决定把太子叫过来考较一番,想把他们俩在心中做一番比较。

  另一边,朱标突然受到传唤,并不知道他老爹是想要干什么。赶紧向传话的太监加以询问。

  “公公可知父皇召我是有何事?”

  “回太子殿下,老奴不知。不过圣上刚才在批阅奏本,看起来心情不错,召殿下过去应该不是什么坏事。”

  朱标听了之后心下稍安,又回忆了一遍自己最近的所作所为,似乎也没犯什么错误,看来多半是想拿奏本里的事考一考我了。

  对于父皇时不时的考较,朱标早已习惯了。

  当太子或许是这个世界上最累的工作,主要是心累。明明自己有着仅次于父皇的地位,自己却不能随心所欲地做那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从他被立为东宫太子的那一刻起,就有无数只苍蝇围着他转,告诉他这个能做,那个不能做。

  也没有人会在乎朱标自己的想法,毕竟他是太子,他就应该做到这些,他没有选择的权力。

  为了以后继承皇位,朱标不得不选择隐忍,他有时候真的羡慕自己的那些弟弟们,羡慕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封地上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尽管如此,朱标并不怨恨任何人,这都是命运的安排。自己既然身为大哥,就得担起当大哥的责任。

  不过这次自己老爹的考题有些出人意料,之前大多都只会考一考自己有关国计民生的问题,还很少把跟战事有关的奏本给自己看。

  仔细阅读了几遍,朱标对朱元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儿臣认为陈指挥使的想法颇有意义,尤其是在以柔克刚这块的想法上更是令人拍案叫绝。但是陈指挥使恐怕有一点疏漏,那就是那些胡人未必会老老实实听我们的话。”

  朱标想问题的思路和朱元璋完全就不一样。对于一个政策,朱元璋先想的是这个政策能不能实施,而朱标先想的是如果实施了这个政策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朱元璋示意朱标继续说下去。

  “儿臣知道有一种说法是,胡人无百年之运,这是因为他们来我中原,想要统治这片土地就势必要学习我汉人的文化。就像陈指挥使所说,学了汉人文化后胡人就不再是胡人了。”

  “但是现在问题反了过来,陈指挥使想要去草原上传播汉人文化,可那些胡人有什么理由去接受我们的文化呢?他们生长在那片土地上,有着他们自己的传统,想让他们移风易俗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说的不错。”对于自己立的这个太子,朱元璋一直都比较满意。单从这件事上就能看出来朱标治国理政的能力绝对不差。

  朱标想了想,又继续补充道:“儿臣有一计。”

  “说来听听。”

  “我们可以通过给胡人分地分田,诱导部分胡人内迁。”

  朱元璋摇了摇头:“不可,汉人与胡人世代为敌,我大明的大好江山又岂能分给敌人一丝一毫?此事休要再提。”

  朱元璋拒绝这个提议当然是因为自己曾经被元朝统治者压迫的太惨了,他和北元绝对是势不两立的关系。

  朱标见自己的提议不出意外地被否决了,也不沮丧。自己之所以说这个想法就是看今天他老爹心情还不错,才敢说这种别人听来有些大逆不道的话。

  朱标和他老爹不一样,因为没经历过元朝的统治,所以他对蒙元的仇恨没有那么深。对于他来说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因为连年战争而无家可归的人们。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因此他很惧怕战争,如果有任何方法能避免战争,他都觉得可以去尝试。

  “若是如此,则只能派精通礼教之人深入漠北,行教化之事。”

  朱标也没想到什么其它好办法,大漠土壤贫瘠,粮食作物无法生长。如果让他们一直生活在那里,未来必定还会因为生存问题南下侵略的。

  对于今天的考较其实到这里就算已经结束了,朱元璋并不指望朱标能给出一个完全之策。在朱元璋的设想中,自己会把一切问题都处理清楚,而自己的接任者只需要按照自己已经画好的道路一直走下去就可以了。

  看朱标实在想不出什么了,朱元璋便开口说道:

  “首先,你要学会分化敌人。现在北元虽然被我们打回了漠北但它对各个部落之间仍有很强的掌控力。那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把北元的主力消灭掉,让他无力再掌控每一个部落。”

  朱标听明白了,赶紧接着说:“接下来就是扶持其中部分小部落,让他们彼此互相牵制。可这和怀柔政策有什么关系?”

  “你不是担心说出去的话没人听吗,那些小部落如果想要得到我们的帮助,就必须要学习我们汉人的东西。他们想要粮,想要武器,这些我们都可以交易给他们。他们就成为了我们手中的矛,我们只需要坐在一旁看他们互相打就好了。”

  朱标眼睛渐渐亮了起来,父亲的眼界果然是比自己要宽广许多。

  “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让那些小部落在我们的帮助下做大做强,不然他们随时有可能反咬我们一口。”朱元璋补充道。

  “谢父皇指点。”

  从他老爹那里出来,朱标心情十分愉悦。不光是因为他学到了一些治国的手段,更是因为朱元璋对自己这个太子的信任。

  看来自己这个太子的位置坐的是无比的踏实。

  他这边是挺高兴的,朱棣那边可就未必了。

  谁想到自己忙活了那么半天,反而还帮太子把自己的位置坐的更稳了。

  不过朱棣从一开始也没对朱标有什么想法,朱棣的眼睛一直瞄在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身上呢。朱允炆是朱标的次子,本来无缘皇位的他运气爆棚。自己的大哥因病早逝,自己的父亲居然在朱元璋死之前也生病去世了。自己直接成了在朱元璋之后,明朝的第二个皇帝。

  但可能因为前面把运气用的太多,自己的皇位没坐多久就被历史上的朱棣给踹了下来。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现在的朱允炆才不到三岁,跟朱棣他儿子差不多大。可怜的孩子恐怕不会想到自己在还不识字的时候就被一头恶狼给盯上了。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98966432/54673799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