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从语言到远方 > 第二十二节:关于诗歌理论体系规范

第二十二节:关于诗歌理论体系规范


关于诗歌理论体系规范诗歌创作的主要支撑意义

  

  1,关于诗歌理论体系规范诗歌创作的主要支撑意义

  

  

        关于诗歌创作方面的理论研究意识,郝书许一再强调,诗人的创作始终不能偏移诗歌理论的指导意义和指导作用。一个没有任何理论基础的诗人,可能会偶然性的创作出所谓十分优秀的诗歌,但实际上充其量我们只能把这种创作模式理解为对他人诗歌创作的模仿行为。诗学的运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运用机制。诗学的作用是一个矛盾体的概念。既提升着诗人明确的思考行为,又限制着诗人的无限意义的激情。诗学的作用其实就是将诗人的无限激起限制于一个有限的空间之内。让诗人的激情只能建立在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基础之上。让诗人的诗歌创作始终建立在一个针对现实主义的评论基础之上。诗人在理论面前被迫保持着理性。被迫从思考中建立诗歌的空间及结构。于是,西方诗学曾经在中国诗歌的创作过程中遭到了抵制。我们这一抵制的主要理论支持是,诗学理论与本土语镜的矛盾。而我们的诗歌创作多属于固定意识形态范围内的定向创作,而诗学理论的支持是削弱着意识形态的现实意义。

  

  2,关于本土语境对西方诗学理论的抵抗意识

                    

  

        在研究本土语境与西方诗歌理论接轨的过程中,我们坚决不放弃的是对本土语境的保持极其对于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意识。我们所坚持的不能诋毁只能歌颂的诗歌创作方针,本身就是对诗学理论的抵抗。另外,中国的律诗始终强调的超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综合体。但实际上,新诗在中国的诞生与崛起,其实本身就是对诗学理论的呼唤和运用。郝书许从借助诗学理论的指导意义出发深刻指出,中国诗歌领域对西方诗学理论的抵抗,并非是因为创作技巧的方面引发,而是中国诗歌领域始终无法突破东方特定的文学专制意识的统治。这种抵抗并非来自诗人本身,而是特定的社会价值观念所导致的结果。对于一个没有严格意义的遵循着理论意义指导的诗歌创作领域来说,连最起码的理论解构意识都未能完整的建立,从而出现的诗歌封闭状态是必然的。国际诗坛对中国诗歌的忽略与视而不见,是因为中国的诗歌创作理论上的缺损。中国的诗歌理论界并不缺少精英人才,甚至有的评论家所达到的理论造诣相当惊人,但是这一精英群体的失落是,只是在诗歌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反复研究着其他国家的理论,而没有创造性的提出能够代表中国诗歌理论的任何主题或者说任何命题。

  

            3关于中国诗歌评论的局部性评论行为

                    

        中国诗歌理论家始终重视的是从作家的某一篇作品中寻找出诗人的独立性内涵,而缺乏总体布局的分析研究。他们仅从作品本身的质量去透视中国诗歌创作的局部意识,而没有从诗歌——诗人——精神分裂——精神家园——元论的结构去解释评论中国的诗歌,津津乐道的是个体意义的生存危机意识。甚至是拿中国诗人的轻生行为与苏格拉底等哲学巨人为真理牺牲的英雄相提并论。而又没有真正真理火花碰撞的诗歌问世,这绝对不是充满理性意识的国际诗歌领域所选择所欣赏的行评论为。另外,我们对于诗人生命价值的定义也是处于一种反人道主义反人性的残酷模式。生命意识遭到践踏的结果本身就违背着主体与客体的从属关系。一个仅把自己对生存危机的思考意识融合与作品中的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绝没有任何真理意义的思考诞生。郝书许在他长期的诗歌创作中一再强调的理念是,如果你不能在作品中提出与树立真理的东西,那就不要去树立缪误的东西。

  

    4,中国诗人的人格评价超越作品本身的评价力度

  

  

        我们在这些浩瀚的诗歌理论的海洋中寻找着支撑诗歌创作的指导因子。并从这些知识的碎片当中,去证明诗歌的理论意义和文学意义。我们平时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更关注的是诗歌的阅读意义美学意义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客观评价意义。我们能够在一篇优秀的诗歌当中,并通过诗歌去寻找一个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思考的运行轨迹。但遇到的实际问题是,到底是诗人的哪一篇  具体  的作品反射出诗人的本性,这是个比较难以把我的问题。因为有的诗人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内我这是一个较长时期的创作过程当中,创作了众多的作品。因此我们试图中国通过某一篇诗歌寻找诗人的性格特征和精神特征以及起的潜意识当中的思考痕迹行为遭到了质疑。所以说我许多诗歌评论家在评论诗人或其作品的时候,总是断言通过某首诗歌就能表示出一个是人全部的思想内涵品行内涵甚至是信仰内涵。其实这是最错误的定义。因为就在那么一篇作品当中,除了诗歌作品本身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还有一些必要的陪衬因子之外,在一篇完整的作品之内,如果诗歌作者再有意无意的在作品当中渗透者自身的性格元素或者是主观主义思考的元素,就是作品本身显得非常的不成比例。

  

  

          因此我们试图通过使用分析某一篇作品的做法去透视诗人的复杂的性格特征人格特征精神特征思考特征信仰特征价值特征极其哲学特征等一系列领域的具体特征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既然试图通过使用分析某一篇作品的做法去透视诗人的复杂行为机制遭到了否定,那么通过对诗人作品规模式的分析研究又是否能够寻找到诗人确切的思想属性呢?可是在这里,我们同样遭遇的矛盾是,因为这些作品的主题都是独立的,即便某些作品之间存在在主题与思考的系列延续状态,您也无法证明作者的人格意识。因此,希望通过所有诗人作品本身分析研究诗人的人格等一系列特征,仅只是一个非完整意义的行为。与此同时,我们研究诗歌的目的意义到底是为了研究诗歌本身,还是研究诗人的意识层面,遭遇了困境。l困境中的困境是,我们在研究诗歌本身的同时,还要兼顾着诗人的人格意义以及价值意义。因为诗歌作品不同于任何其他形式的文学创作。在远古的时候,诗歌的诞生就源自于具有特别重要的独立的精神意义的基础之上,是因为诗人本身的信仰及精神的裂变抑或是自我批评意识的觉悟程度的提升,简单的说,是个人的智慧促使了诗歌的诞生。也就是在这一角度上,我们为什么在哲学和诗歌之间产生了争端。诗歌与哲学,看似毫无关系的二个领域,为什么会产生争端的现象从诗人本身的精神裂变及其世界观的裂变之中找到了可靠的依据。因为诗人要在诗歌中审视客观事物,哲学要在理论中审视客观事物。而令哲学家不能容忍的是,诗歌的思考结构残酷践踏着哲学结构的尊严。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19220356/8146244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