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唐太宗的枕边书:梁言《群书治要》 > 《群书治要》之管仲管理之道中的真知灼见

《群书治要》之管仲管理之道中的真知灼见


知人善任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根本之道,但什么是正确的用人之道?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管理之道中的人才管理,到底又有什么样的基本法则?解读历史真实事件背后的用人之道,《群书治要》管子篇,为你揭开迷雾,探寻真相。

        我们都知道,管仲协助了齐桓公称霸一时。有一次,管仲得了重病,躺到床上,齐桓公就去探问:仲父,您的病现在已经这么重了,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情,您有什么话要告诉我吗?这时,管仲吐了一口血说:嗯,大王,我希望您能够疏远堂巫、易牙、竖刁和公子开方这4个人。为什么呢?这4个人都是齐桓公中意的人。

        易牙是每天服侍齐桓公吃饭的人。食色,性也,吃饭是很重要的,对于皇上来说更是如此。当朝官员堂巫建议他要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长寿,并向他举荐了易牙,专门为他打理吃饭这件事。那么,易牙干了一件什么事呢?有一天齐桓公说:这么多山珍海味,各种鞭、茸、角,水里的、海里的、天上的我都吃过了,唯独没有吃过一样东西,就是婴儿。齐桓公此言本是无心戏言,而易牙却把这话牢记在心,一心想着卖弄自己的本事,好博得齐桓公的欢心。国君何等尊贵,绝不能食用死囚、平民之肉,后来他看见自己4岁的儿子,便选用了自己儿子的肉。齐桓公在一次午膳上,喝到一小金鼎鲜嫩无比、从未尝过的肉汤,便询问易牙“此系何肉?”,易牙哭着说是自己儿子的肉,为祈国君身体安泰无虞,杀子以献主公。当齐桓公得知这是易牙儿子的肉时,内心很不舒服,却被易牙杀子给自己吃的行为所感动,认为易牙爱他胜过亲骨肉,从此齐桓公便开始宠信易牙。

        但是管仲在快死时跟齐桓公说:大王,这个人连自己的儿子都能烹了给你吃,足可见他的心狠手辣。这种人能够用如此极端的方法来讨你的欢心,就一定会用更极端的方法来获得他想获得的一切。

        齐桓公沉默不语。然后,管仲又跟齐桓公说:你要远离的第三个人是竖刁。齐桓公身为国君,自然有三千佳丽。就算每天宠幸一个,平均来讲,一个女人可能要等上10年,才能被宠幸一次。女人们平时没事做,就要争宠,无事生非,互相比拼。所以,竖刁为了协助齐桓公管理后宫,咔嚓!把自己给剁了,不是把整个人给剁了,是把一部分给剁了,奉献给大王说:大王你看,我是为了帮助你管理后宫才这么做的。阉掉自己之后,竖刁就负责管理后宫。他管理得井井有条,安抚好了那些女人。而且,由于他已经是一个阉人,所以,也不会发生在管理中留有私己、近水楼台先得月这种事。所以,齐桓公就很放心。

        公子开方这个人,是管仲说的第四个不可留的人。这个人15年都不回家探一次亲。连亲人都不爱,他怎么会爱你呢?说得对!齐桓公说,这几个人的确把我的生活打理得很舒服,但是经您这么一说,他们确实有问题。之后,管仲吐了一口浓痰,就撒手人寰,驾鹤西去了。

        后来,齐桓公就召见了这4个人,罢免了他们的官职。但齐桓公突然发现很多问题,之前帮他管理后宫的人没了,所有的女人都蠢蠢欲动。女人一缺乏管理之后,又开始像以前一样争风吃醋、使各种连环计、造谣,然后拉帮结派,各个阿哥、嬷嬷也参与其中,很烦。你知道,男人没有女人会烦,有女人更烦,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尤其是有很多女人的时候。罢免了公子开方之后,朝堂管理无序;罢免了堂巫之后,各种杂症、小病不断;罢免了易牙之后,什么好吃的都吃不到了。齐桓公很郁闷,就在心里说:管仲,你生前告诉我说要把这4个人除掉,我的确除掉了,但是除掉他们之后这一年,我的生活质量却大幅下降。

        在这种情形之下,齐桓公很头疼,最后把这4个人又召回来了,官复原职。结果,历史上就发生了一次很有名的政变。一年之后,这4个小人联手作乱,把齐桓公拘禁在一个房间里面,10天都不跟外界接触,相当于关禁闭。齐桓公这时才知道后悔。他不知道到地下之后,怎么有脸见他的仲父。作为皇帝,到最后却是这样一种结果。于是,齐桓公拿一块白布把自己的脖子扎上,然后生生地把自己饿死。没人管他,也没人把儿子烹给他吃了,生生地饿死。死了11天之后,才被人发现,他们用废弃的门板将其尸体一夹,就送葬了,凄惨无比。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故事。它告诉我们,一个人能够变态地对你好,一定有他变态的需求。今天你不满足他,明天不满足他,总有一天,他要用他的方法来满足他自己。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你获得的一切,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但是作为一个国君,你是一个有能力、有权力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尤其要注意克制自己的**。国君要在万人之上,就要忍万人之上的屈辱,要忍万人不能忍的**,忍**不能得以实现的那种苦。齐桓公当年是春秋五霸之一,结果却落了这样一个下场,原因就在于,他对那些让他生活得很舒服的人放松了警惕。

        我们都知道,人都是投其所好的,人家凭什么要对你好?对你好一定是有原因和道理的。如果一个国君不能控制自己的**,要女人有女人,要肉有肉,这时,他就很容易放松警惕,旁边就围绕着这种讨好你的人,这种人其实到处都是。再看看今天,许多企业家亦是如此。

        冯仑先生号称中国商业思想家,他对很多问题都有深刻的思考。他发现,如果一个企业家稍微获得一点儿成功之后,就去勾搭女演员、女主持人,但这通常都不会有好结果。因为追到那样的女孩子,成本都很高,尤其是很漂亮的女人。那种女人常常说,大哥,你连个保时捷都没有,连个路易威登的店都买不下来,你还做什么企业家呀!这时,你脑子一热,很容易做出非理性的决策。

        推而广之,我们现在经常看到这个官员、那个官员犯了错误。在公布出来的名单里面,通常后面都有那么几个女明星。这说明,舒服往往是要付出代价的。人在有权力的时候,要时刻警惕自己堕落。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的太难了,因为那些人真的会让你很舒服。

        奖励制度是企业管理学的重要课题,有效的奖励制度是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提升员工工作士气的最佳方式,史上最疯狂的员工奖励发生在何时?这次奖励背后又隐藏了多少管理学谋略?

        有一天,管仲跟齐桓公说:今年我们收的税款总共有4.2万两黄金,您能否将其全部用来犒赏军士?把国家的所有收入在一天之内全都送出去,这很可怕。如果齐桓公没有足够的魄力,不十分信任管仲,他一定会说:你一定疯了!但是,齐桓公真的很有魄力。你是我的干爹,仲父,你既然要我这样做,我们就试一次。

        于是管仲命人校场击鼓,把所有的士兵集结过来,说我现在有4.2万两黄金,全国一年的税收!我们犒赏最骁勇的将士,谁能冲锋陷阵,打败众多敌兵,赏黄金百两。结果,问了三遍都没有人站出来。这时,一个战士问,多少敌兵?管仲说,1000个。这个战士说,人虽多,但我能攻破,我一个人能砍1000个人头回来。管仲答,好,这两百两黄金是你的了,完成任务后,才可以拿走。接着,管仲又说,短兵相接、弓弩齐飞时,谁能够把敌军的卒长(相当于排长或连长)的头给割下来,赏金百两。就这样,管仲通过设立各种条件,分发奖金。居然在一天之内,把4.2万两黄金全部分出去了。

        发完之后,齐桓公有点儿心慌了,4万多两黄金就这么没了,怎么办?这些人会不会卷款潜逃呢?管仲说,你不用担心,只要把领了犒赏的人的名字公布出来即可。然后,到他们的家乡告诉他们父母,你儿子了不起,是一个大英雄!在城墙上贴榜,把他们当劳模来表彰,写上他们立了什么样的军令状,领了什么样的犒赏。中国古代的人还是比较讲信用的,他们会觉得:我拿了这些钱,我就得帮你做这件事;如果做不到的话,我会觉得很丢脸。

        后来,齐国跟一个小国——莱国作战,现在历史上关于莱国的记录很少了。战役刚刚开始,双方还没有看到对方军旗时,莱国人就全军遁逃了,为什么?古代人打仗,其实跟动物差不多,都是很灵敏的,嗅得到杀气的。还没开始打,光凭感觉到的杀气就知道这群人来者不善。莱国的士兵一看到对面来的这群人根本就是不要命了,是带着一种必胜的决心的。他们不知道,对面冲过来的那些人都是奔着成为百万富翁来的啊!这都是全家老小看着的,每一个战士后面,都站着一个村的拉拉队。因此,莱国的士兵便不战而败,齐国不费吹灰之力就消灭了莱国,兼并了莱国的土地,俘虏了莱国的将领。因此,当时要发出去的4.2万两黄金,在还没有兑现的时候,钱就都赚回来了。

        这个故事很有启发性,我后来发现,好的公司,一定要让你的员工有高收入。有一次,我去广州的一个球场打高尔夫,是一个朋友带我去的。去过之后,我就觉得这个朋友真不错,是个好哥们!为什么?他带我打球的这个球场,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球场。其实这个场地倒不是最好的,而是这里服务的球童都长得很漂亮,个个都是水灵灵的。球童为什么这么重要?你打球时,球打得不错,要有人叫好吧?一个丑女叫好和一个美女叫好,那是完全不一样的。打高尔夫球时,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心情一兴奋,你挥杆就顺。丑女叫好,你就被吓到了,还玩什么啊,是吧?可能跟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一样,是吧?小猪——罗志祥坐在轿子上,风度翩翩地穿着一袭白衣,然后4个丑女坐在旁边,这怎么会有心情呢?所以,美女一叫好时,人的精神一下子就好了,给小费也给得多一点儿,是吧?打球也会经常光顾这家。我后来问那个球场老板,他是怎么找到这么好的球童的。他告诉我,他只是比别的球场多给了20%的工资,就把方圆几百里长得最漂亮的球童全部招到这里来了。这里有最漂亮的球童,客人回来再打球的概率提高很多,小费也给得多,其实这些女孩子越漂亮,她能得到的小费也就越多,就越愿意留在这个地方。

        如果你要做一件大事,你就要舍得给你手下的人奖励,尤其是真正帮你打天下的那些人。但这也是知易行难。其实,有多少公司会真的愿意把钱分给与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们呢?有些时候我也扪心自问,觉得我自己做得还相当的不够。当然,给员工奖励不一定要给现金,因为给现金其实成本很高的。而且员工也不完全只是要钱。

        员工主要需要三个东西,尤其是优秀的员工。第一,要有比较客观的现金福利,这个最简单、最直接,无须解释。第二,工作要有体面感,你得让人家觉得我在这里工作是件体面的事。我们公司有些“80后”、“90后”的年轻人,有些小女生都开着宝马MINI  Cooper来做一份月薪三四千元钱的前台工作。为什么呀?人家根本不缺钱,人家要什么?要的是我站在这里工作是一件优雅的事,是一件在我的朋友面前说,我在正安医馆工作,让我有面子的事情,这个很重要。所以,你一定要给员工工作的尊严和自豪感。第三,要给员工提供一个健康和幸福的环境。比如,正安医馆所有的员工跟我享受一样的医疗福利。我们不用买医疗保险,自己的大夫就解决了,吃的药在这里就抓了。

        而且,我们的大夫和员工形成了很好的朋友关系,看完病之后直接开方子,收什么钱?直接拿走,“刷”方子!其实,在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这些比较成功的公司里,员工待遇都是很高的。他们的待遇也是多样化的,包括升迁的机会、良好的企业文化、优越的工作环境等。总而言之,就是要大家一起往前奔。公司要成功,就要建立利益共同体、荣誉共同体、信念共同体,只有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是可以跟着公司一起往前走的,公司才能够最终获得成功。

        故事很具有启发性。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魄力,我就做不了齐桓公,而且与他相距甚远。从家庭的角度来看,你要你妻子死心塌地地跟着你,人家不就想买几个包吗?你明明知道那是人造革的,不值钱,怎么办?买!买到她自己觉得这个包很庸俗为止。

        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并不是熟悉属下的才能,并按其特长任用就可以高枕无忧的。那么,企业人才管理究竟还有什么值得注意的特殊法则呢?

        管仲作为宰相,实际上很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建立官僚体系。我们都知道,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是一个公司管理的核心。齐桓公常常向管仲询问如何任用人才。用好人,的确是一门很大的学问。《立政》里面记载了管仲关于立政的讨论:“君之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这三个根本问题是国家致乱的根源。第一,大臣的德望和他的爵位、待遇或名誉不相称;第二,大臣的功绩和他的俸禄不相称;第三,大臣的能力和他的官职不相称。

        第二、三点很容易理解,我们来看第一点。人的德望就像太阳一样,有德的人不会在某些人面前有德,在某些人面前没德。所有人都会感受到这个人是一个勤勤恳恳、廉洁奉公的人,而且有仁义,有广泛的同情心。如果一个人的德行没有到这个水平,你给了他过高的名誉,其实会引发一个连锁效应,大家会觉得,连这样的人都能做到这个职位,我凭什么不行?如果让一个我很尊重,也觉得他值得尊重的人担当这个职位,我接受。我会觉得我有一个奋斗的目标,我要像他那样努力,像他那样有德行,有一天,我也会成为他那样的一个人。

        我们常常说一个领导有过失。关于“过失”二字,我们可以有更深刻的领悟。一个人能力德行很高,但是他所拥有的地位、荣誉很低,这叫作“过”。如果一个人品格很低,但他的地位和荣誉很高,这叫作“失”。“过”和“失”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就犹如感冒一样。我们都说一个人得了感冒,好像伤风、感冒是一回事,其实差别很大。“感”和“冒”不一样,“感”是人在夏天的时候热到了,或者是冬天的时候冷到了,这叫“感”;人在夏天的时候冷到了,冬天的时候热到了,那叫“冒”。

        你看,连“感”、“冒”二字都很不一样,所以“过”和“失”也不一样,代表了名分和德行的偏差!两者相较而言,“过”造成的伤害要小一点儿,顶多是一个人有点儿郁闷。我的品格这么高,结果你给我的地位才这么低,这是一个人的郁闷。但是,如果反过来,我的品德很低,你给了我很高的地位和权利,一大群人都会郁闷、受伤害。所以,“失”比“过”带来的影响要大。

        管仲还提出,国君或领导干部在处理人事问题上有4个方面要注意:第一,一个人有能力,但是不具备仁爱之心,是不可授予权力的;第二,对于见到贤能而不能退让的人,不能授予高贵的爵位;第三,执行处罚时,让尊贵之人免受处罚,这样的人不可以让他统领军队;第四,对于不重视农业、地利,随意征收税赋的人,不可以让他做地方官,即使这个人的能力很强。

        第一点很容易理解,就像我们刚才解释过的,德行不高的人,不可授予重任。

        第二点说的是,一个人有能力、有德行,但是见到比自己强的人还是要主动让贤。比如,今天由于天时、地利、人和以及种种机缘,你坐在了这个位置。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你的能力只提升了两倍,而对你工作的要求却提升了5倍。这时,如果你不让贤的话,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这种人是不能委以重任的。因为他虽然现在能力很强,你很喜欢他,但是有朝一日形势转变时,这个人就会成为绊脚石,阻碍整个社会的进步。而且,这种人妒忌贤能,见到年轻优秀的人就给人家压制下去,甚至给人“穿小鞋”,把人赶出公司。无论是在古代做臣子,还是在现代做职业经理人,大家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当仁不让,当退则退。给你机会时,好好地珍惜,好好地工作。发现自己能力不够时,赶紧让开,否则你会死得很难看。

        第三点的意思是,在打仗时有个人违反了军纪,本来该处罚他,但是平常他跟我很好,而且的确不是坏人,所以就不处罚了,而且还是跟他保持很亲近的关系。有这种处事风格的人是不能给他权位的,否则,他会让整个系统崩溃掉。

        第四点说的是,不看地理环境、不看当年的收成而随意征收税赋的人,不可以让他做统治一方的地方官。这个视角跟刚才提到的三点不一样,一个人不仁慈,或者不知道让贤,任人唯亲,都是个体视角。而第四点讲究的是系统化思考。

        小角色看事情,大人物看趋势,大人物要有全局观。吴伯凡曾经讲过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他说他小的时候养猪,发现猪是很奇怪的一种动物。比如,你让它往东吧,它偏向西。于是,吴伯凡说,希望猪往东边跑时,他要把猪往西边赶一下。这时猪就一下子绝尘而去,往东边跑去了。你得在猪的本性和你的动作这两者之间取一种综合的办法,然后你才能控制得了它,这就叫系统化思考。

        在中医里面也有类似的思考方法,比如刮痧。假如我们身体某个部位气血淤滞,中国人就拿点儿油,拿个调羹,刮、刮、刮,刮得通红通红的,跟受了鞭刑一样,这就叫刮痧。我后来采访过很多中医学者,他们说刮痧在本质上就是一个系统思考的产物。它其实是用轻度的压迫造成了皮下组织的轻度损伤,但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轻度损伤,身体里面的免疫能力、抗病能力反而被调动起来了,整个肌体的调节能力也提升了。然后,气血就被调到那个部位去解决问题了。它的道理是,“欲取之,先予之”,是一种系统化的思考。

        如果你能明白这种系统化思考的话,你就会发现,很多时候,你遇到一个小人,你应该心生感激。因为没有这个小人,怎么会显得你的品格高尚呢?你只是一个普通人,在这个小人面前,你突然变成了一个伟人,你认识到这个小人的缺陷,尽量避免自己成为那样的人,从而提升了自身的品德,这就是系统化的思考。所以,中国文化的本质并不是一种“直”的文化,而是一种“曲”的文化。智是“直”的,慧是“曲”的。

        真正能够做大事的人是能够超越“我有什么,就干什么”这样一种狭隘的小农思想的人。他能用天底下的人,天底下的钱,让为天底下的人做事的人参与到自己的事业当中。这种心态背后的理念是什么?其实就是一种“诸法无我”的心态。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25483/1102097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