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婚恋心理学 > 第四节 期望原理——你和我内心的照片一样

第四节 期望原理——你和我内心的照片一样


有一些人,身边不缺乏朋友,也不缺少聚会活动,但却依然是单身一人,他们经常抱怨一些人,也抱怨自己为何找不到合适的伴侣。通常来说,我们每个人心中对恋爱或者婚姻对象都有一个标准,也许这个标准并不清晰,但在和他人交谈时,我们能够依感觉判断出对方是否符合自己的标准,也许这些抱怨自己找不到伴侣的人也如此。

        这个标准,就是我们内心的照片,而不是每次眼前见到的这个真实的人。生活中与他人的交谈,让我们听到很多关于“理想的对象”应该如何、如何的话,譬如身高、品质、外貌、能力、兴趣等等。随着时间的积累,我们形成了一幅关于“白马王子”或者“白雪公主”的照片,而其中,“完美”是标准的核心。

        接下来,我们便带着这张照片开始寻找相符的人。有的人比较幸运,很快找到了和照片相差无几的人;然而,这样的人往往很少,多数情况下人们并不能碰到照片中的人。于是,尽管内心的照片没有改变,但时间让它的颜色变淡、变黄,人们的期望也发生了潜移默化地变化——“也许我在关注照片的同时忽略了一些东西”人们意识到。

        于是,当人们的注意力从照片转移到人身上时,人们突然感受到了之前并没有注意到的对方的一些好的地方,内心也渐渐感觉到了满意。人们甚至还会从对方身上发现比照片更好的地方,这时,人们的期望得到了满足。心理学家也发现,人们一开始找伴侣的标准的确源于内心的这张照片,而只有那些懂得放下的人才能遇到让自己满意的人。相反,如果一个人自始至终都抱着照片不放,那么结果可想而知。

        譬如,张某,37岁,至今未婚,是某企业的中层高管。尽管十几年来有多次恋爱经历,但都以失败告终,最终产生了心理冲突来向心理咨询师求助。在咨询中他说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放不下十多年前心中的那个找老婆的标准。”从他的话中,很明显他始终抱持的是心中的照片,也让自己吃了不少苦头。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哈特在20世纪的60、70和80年代分别以100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项关于年轻人的爱情-婚姻关系的跟踪调查。

        调查中要求大学生回答一系列问题,其中有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一位男性或女性具备你所期望的所有品质,但你不爱他/她,你是否仍然愿意和他/她结婚?”结果发现,人们对爱情的重视程度随着时间、时代的变化有了非常明显地提高:在调查中,选择“不会”的男性从60年代的64.6%增加为80年代的85.6%。而女性的变化更大——从60年代的24.3%变成了80年代的84.9%。通过数字上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符合自己期望的爱情现在已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对高质量的爱的渴望也更加地明显。

        从这个调查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的是,人们在选择接受对方的同时期望或者标准也有所改变。

        不可否认,在寻找伴侣方面,我们必然有某个标准,完全没有标准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问题是,这个标准,比如37的张某依然坚持的十年前的标准,显然不显示,达到什么程度才算最合适呢?假若换个角度来说的话,我们内心所定的照片一定是非常完美的代表,那么不妨试着问自己一个问题:自己是不是完美的?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们是以什么样的理由和资格来要求对方完美无缺呢?因此,内心的照片——标准和期望——一定程度上只能是一种参考,真正的标准并不在此。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亲密关系,而在寻找的过程中,是否能够区分出内心照片和现实的不同,便显得非常关键。假若一个人的确找到一个符合照片的对象,也以为以后的生活将幸福美满,而一旦他发现本来看到的,包括对方答应自己的承诺没有出现,出现的却是曾经没有注意到的缺点——曾经的完美形象被打破,那么对对方的抱怨也是必然的了,又或者便会要求对方去改变。类似这样的情景,就发生在我们周围。事实上,在这样的爱情或者亲密关系中,个人真正爱的是自己内心的那张照片,爱的是一种理想化的人。试想,这种方式下的亲密关系能长久地维持下去吗?

        也许答案不是绝对的,但多数情况下人们并不希望自己拥有一个这样的亲密恋人。每个人都体验过爱情,也曾被爱过,也曾失恋过,可以说在每段关系中的体验都不同,可能这次和内心照片差点,下次又比内心的照片高出了一些,而只有抛开照片,把注意力转移到这个人时,人们才会发现:原来这个人和自己内心的照片其实是一样的。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25505/1102560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