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好员工是夸出来的 > 第六节 他犹豫不决,只是想从中选择一个最好的

第六节 他犹豫不决,只是想从中选择一个最好的


为了获得最好的答案而犹豫不决,而长久的犹豫,却常常找不到最好的答案。

        6.1  主题案例:犹豫不决比选错更可怕

        有一个采购员,因为忠厚正直的品性而被提升了主管。对此,他暗暗下定决定,以后一定要忠于公司,所言所行都要以公司的利益为主,以回报这个知遇之恩。

        然而,当他上任之后,他才发现,主管的工作并不如他想象的那么轻松——他需要对很多事情做出决定,而他最不擅长就是做决定。

        有一次,他需要为公司采购一批电脑。他初步选定了两个品牌的电脑,但之后就无法做出决定了。第一个品牌的采购价格较高,但之后的维护成本较低,使用年限也较长;而第二个品牌的采购价格则相对较低,不过每年还需要一定的维护费用。而这两种采购方案的总成本比较起来,却又差不多。对此,这位采购主管非常为难——他不知道哪个方案对公司更有益处。

        于是,这个项目就一直在拖着。他的想法是,等过段时间,看两个品牌的表现。如果第一个品牌的电脑降价,就购买第一个品牌的电脑;或者,第二个品牌的电脑提升服务,就购买第二个品牌的电脑。

        结果,两个月以后,两个品牌电脑的价格都有小幅度的优惠。他还是无法选择,便决定再等一等。如此一等,又是半年过去,他也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购买机会。而员工们却开始暗地里抱怨:公司太小气了,说给我们换电脑,但到现在都没有行动,原来只是说说而已。

        为此,采购部的经理在受到了总经理的训斥之后,给采购主管下了一道命令:马上去购买第一个品牌的电脑。如此,采购主管才算完成了这个采购决定。

        6.2  心理分析:布利丹毛驴效应

        以上案例中,采购主管在采购电脑时的工作态度就是心理学上“布利丹毛驴效应”。

        布利丹毛驴效应,源于法国哲学家布利丹在14世纪讲诉的一个寓言故事:

        一头毛驴外出觅食,发现两堆相距不远的“食物”——东边是一大堆干草料,西边是一小堆嫩草。

        看到如此丰盛的食物,驴子特别高兴,立即跑到大堆的干草料处。可是,就在它要咬到干草的时候,忽然想到:“西边那堆嫩草那么新鲜,肯定更好吃。如果我现在不吃,很可能就会被别的驴子吃掉。”于是,它转身跑到嫩草堆前。

        正要吃嫩草的时候,它又想到:这堆草虽然很嫩,可是如果别的驴子吃光了东边的干草料,我就要饿肚子了。还是回去吃干草吧!

        就这样,毛驴一会儿考虑质量,一会儿考虑数量,一会儿分析新鲜度,一会儿分析美味度,犹犹豫豫,来来回回,最终饿死在草堆旁。

        此后,人们就把决策中犹豫不决、难作决定的现象称为“布利丹效应”。

        那么,一个人为什么会犹豫不决啊?

        因为他有了很多选择余地,但却又不知道哪个才是最好的。

        在准备选择的时候,人们会思考这样的问题:这些选项各自对我都有什么好处?一旦他弄清楚这个问题,他离犹豫不决的就不选了。因为当他选择其中一个的时候,其他的“好处”就等于放弃了。这当然是无法忍受的,因为没有人愿意看到一个本可以属于自己的“好处”被自己扔掉。

        但是,被扔掉的真的是“好处”吗?当然不。只是一个机会而已——一个有可能获得这个机会的“好处”。换句话说,即使一个人选择让他感觉后悔的那一个,他也可能感觉抓不到那个“机会”,不能获得那个“好处”。

        这个道理,非决策者可以理解,而正在决策的人,就算理解,也难以做到。

        所以,作为一个管理者,你要做的,不是给他讲道理,而是逼他作出一个选择。

        6.3  管理要求:逼他作出选择

        为什么要逼他作出选择呢?因为他一旦做出选择,他就会认为自己选择的就是最好的。换句话说,行为可以改变态度。

        这个道理,要从罗伯特·诺克斯和詹姆斯·英克斯特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一项研究说起。

        1968年,在加拿大温哥华的赛马场,诺克斯和英克斯特采访了141名赌马的人。在这141人中,有72人在过去的30秒中已经下了2美元的赌注,还有69人正准备在接下来的30秒内下注,赌注也是2美元。

        之后,诺克斯和英克斯特要求这141名“赌徒”用7分制来评价他们所挑选马匹的获胜概率,其中,1分代表最小的获胜概率,7分代表最大的获胜概率。

        结果发现,还没有下注的人,对他们所挑选马匹的获胜概率的平均估计为3.48分,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这些马匹的获胜概率与失败概率相差无几;而那些已经下注的人,则对自己的选择比较自信,他们估测的平均值为4.81。

        由此,研究人员得出结论:为了减少决策后不协调感,人们在做出某种承诺(如2美元的赌注)后,会更加相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那么,这有什么意义呢?

        一个人对一个事物有什么样的看法,就会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它,最后就会获得什么样的结果。换句话说,员工一旦做出选择,就会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最好的,就会以积极的心态来对待这个选择,展开积极的行动,最后的结果当然也就是最好的。

        所以,你所需要做的,不是帮他一起分析哪个选择最好,也不是替他作出决定,而是逼他作出决定。

        6.4  行动要领:说服他,让他快速决策

        如何才能逼他作出决定呢?

        (1)打击他:他不能作出最理性的决策

        在他犹豫不决时,你可以跟他这样说:

        “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世界。不管我们使用什么方法,都无法获得所有关键信息,不可能做到‘无所不知’,也不可能在‘全面分析’之后作出最优选择。”

        (2)安慰他:任何一个选择,都可能获得最好的结果

        在沮丧时,你可以这样说:

        “不过,每一个选择,都有一个最好的结果。这个结果不是选择出来的,而是通过努力行动得来的。所以,不要害怕你选错了,因为根本就没有错误的选择。条条大路通罗马,就是这个意思。”

        (3)提示他:分析不出来,就用直觉

        当他作出选择时,你可以这样说:

        “虽然理性的分析是科学的,但是有的时候,理性分析的结果,未必比直觉判断的结果好多少。因为理性分析需要考虑很多因素,这会让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一些不那么重要的细节上,让我们作出有违我们心意的选择;而直觉虽然看起来毫无道理可言,但是却可以直接关注最关键的因素、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因素,让我们作出最靠近我们的期望的选择。所以,不要再计算了。放松一点,用直觉去做个选择,然后全力以赴。”

        股神巴菲特说:“如果你要依靠知更鸟来报春,那春天就快结束了。”言外之意是,期待万事俱备后再行动,工作可能就永远没有“开始”。世上并没有绝对完美的事,“万事俱备”只不过是“永远不可能做到”的代名词。大多数情况下,如果能立即迈入工作的主题,我们就会发现,如果把浪费在“万事俱备”上的时间和潜力来处理眼前的问题,往往绰绰有余。


  (https://www.biqiugexx.cc/book_25507/1102580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iugex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ugexx.cc